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 我与地坛(节选) 鲁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 我与地坛(节选) 鲁教版必修3

ID:796282

大小:62.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深切的母爱;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不是个好儿子》引出母爱话题,再引至母亲的艰辛,从而导入课文。二、相关背景作者少年时双腿突然残疾,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逃避现实,他经常坐着轮椅躲进地坛,一个人默默地咀嚼痛苦,品味人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母亲的安慰鼓励之下,他终于走出残疾的阴影,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但在这时,母亲却猝然去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残废十五年后,拿起笔写下了这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初知文意。2.学生再读课文,深切感受母爱。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本文以一篇记事散文,全文共七节,本文是其中的前两节。记叙了“我”在双腿残废之后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了“我”在特定环境和遭遇中对人生、对自然、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达出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性格和意志。第一节,记述“我”残废十五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案。第二节,记述“我”母亲对残废儿子的崇高母爱,表达“我”对母亲的无限痛悔、思念之情。四、研读讨论1.“我”在地坛思考了哪些人生问题?得出了什么答案?明确:(1)关于死;(2)为什么出生;(3)怎样活。地坛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最终“我”解悟到生命的内涵,找到了答案: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2.在记述母亲时,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明确:(1)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2)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3.试比较《我不是个好儿子》与本文所表现的母爱有何异同?明确:本质相同,表现各异。4.课文为表现母爱运用了几种方式?明确:本文表现母爱的真挚、无私突出运用了三种方式。第一,行动描写,描写母亲无声的行动,如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一时找不到“我”,便步履茫然而急迫;第二,借“我”之口直接描写母亲心理,如写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等;第三,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侧面烘托母爱的伟大动人。5.课文艺术特色。明确:(1)以亲身感受与强烈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挚。(2)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本文从地坛起笔,处处不离地坛,实则以地坛“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我”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写地坛也是类比、象征母亲,因为地坛与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3)将叙事、写景、记人与抒情、类比、象征、排比融为一体。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记事中有写景写人,且始终渗透着浓郁、深微的情感;同时,又运用了类比、象征、排比,使得本文意蕴深厚,寄托深远,意味悠长。五、作业设计试比较本文与《我不是个好儿子》在写法上有何异同。附:板书设计我与地坛史铁生母爱①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什么路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以亲身感受与强烈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挚 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将叙事、写景、记人与抒情、类比、象征、排比融为一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