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说明教材分析《我们做朋友》是部编本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本册教科书安排4次口语交际,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我们做朋友》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教材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景,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模仿。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交际心理,把同学作为交际的对象,降低了交际的难度,便于交际活动有效开展。本次口语交际,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提示学生说普通话,态度自然有礼,眼睛正视对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主动实践,乐于交谈,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在交际过程中,对“讲完整的一句话”不做硬性要求;不做横向比较,力求共同提高。学情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对象是一年级刚入学三个多月的孩子。此时的学生C经基本认识了班里的同学,但有一些还不熟悉。交朋友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怎样在交友过程中让双方都感到愉快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懂。有的学主在和别人说话时,眼睛不正视对方,语言过于随意,这是缺乏基本交际礼仪的表现。教师应示范符合交际礼仪的行为,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通过此次口语交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以彼此都舒服的
方式成为新朋友。一年级的学牛■思维往往依赖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的经验。手偶交朋友的故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他们认识到与人交流要有礼貌,眼睛正视对方。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有了手偶的模拟交际和老师与同学真实交际的示范,不仅能激发他们交朋友的愿望,还能让学生模仿着用让双方都觉得舒服的方式交朋友。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一)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三)与别人交流,眼睛正视对方,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四)待人友善、诚信,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引起话题,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难点(-)能向他人自我介绍,并能引起话题。(二)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交际的真实心理需求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有交朋友的愿望,交际才有进展的可能。因而唤醒真实的交际需求,是本
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课伊始,老师唱歌入场,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讲故事并且主动交朋友,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让学主产主“交朋友”的欲望。老师在交友过程中的夸奖给学生自豪感与自信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包含:“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我们设计的“交友方法”如下:1、有礼貌;2、看着他(她);3、认真听;4、找话题;5、轻声说。“交友方法”的依次出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不仅降低了难度,还增强了学生交际的信心。“小组交友”环节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表达的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将理解的“交友方法”运用到具体的交友行动中。在小组交流中锻炼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记者会”环节的交流,正是合作学习的体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听取他人建议的同时,发现自己交友过程中的局限,能够拓展话题,对朋友的了解更深入,体会到进步的喜悦。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产生了强烈的交友欲望。学生交友的范围慢慢扩大,不单单可以在小组内,还可以扩展到全班。教师抓住时机给予鼓励,让学生将他们掌握的“交友方法”在更多同学中付诸实践。最后教师总结时,肯定学生交友的能力,鼓励他们打破对交友对象认知的局限。交朋友不分年龄,甚至不分性别、人种。期待分享学生的新发现,既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又有助于激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获得新经验的同时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与自信,并将这堂课的收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