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文人所作。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刘勰说它是:“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为:“一字千金”。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形成一种“浑成”的风格。梁代萧统收录在《文选》中,因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清代沈德潜:“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思妇相思之苦,对社会动荡之不满,时光短暂之感……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艺术上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浑成”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感情特征:感伤、苦闷。知识积累
整体把握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思妇之情。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好友。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具体研读品读一、二句,你认为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这是环境描写,也是象征,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品读三、四句,这里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3.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思考讨论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画面一
身在“远道”的游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画面二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
离居终老之苦天地之间一声幽叹两者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双方都茫然相望,谁也看不见谁。有同样的心情却不得不分开而居,也只得忧伤以终老
4.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5.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