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ID:797123

大小:1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名校名推荐⋯⋯⋯⋯⋯⋯⋯⋯⋯⋯⋯⋯⋯⋯⋯⋯⋯⋯⋯《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背诵诗歌(重点)(2)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能力目标:(1)了解诗歌的内容(2)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教学方法】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就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二、《涉江采芙蓉》(一)作品介绍《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萧统把魏晋前一些无名氏的抒情五言诗编在一起而成的诗集。萧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南梁的太子,谥号昭明,所以后世也称他为昭明太子。萧统一家就是西汉时萧何的后人,他的父亲就是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在公元502年,萧衍抢了他家亲戚齐和帝的位子,当上了皇帝。萧统为后人所敬佩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身居太子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勤政爱民,政绩突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二是因为他不但外貌出众、风流倜傥,而且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所主编的《文选》,对后世影响较大,是后人研究魏晋的重要资料,是个难得的全才“官二代”。他为后人所铭记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吊起学生好奇心,询问同学们可知道)。想听么?若有同学能背诵王维的《红豆》,我才能讲这个故事。红豆——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传说有一次他去江阴顾山,一为躲避宫廷的斗争,二为安心编著《文选》。一日,太子下山来到当时的集市古塘视察民情。偶见一个长相十分秀丽的尼姑,法号叫慧如。二人便谈起了佛家的经义。太子见慧如才思敏慧,顿生爱慕之情,便跟踪到了草庵。二人又就佛家经义深谈而不舍。从此以后,萧统便多次去草庵找慧如。但可惜,两人身份太过悬殊,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出家人,根本没有可能结成连理。后来《文选》编著完成,萧统受皇帝的诏命回宫。可是慧如却因此相思成疾,忧郁而亡。当萧统听说之后,日夜兼程的赶来,面对的只有一抔黄土。他含泪地种下了一颗红豆,并把慧如住过的草庵题名为“红豆庵”,以为纪念。萧统回去之后过了几个月,便也病死了。后来,他种下的这颗红豆长成了树,红豆树因此被称为“相思树”。萧统与慧如的爱情故事也广为1 ⋯⋯⋯⋯⋯⋯⋯⋯⋯⋯⋯⋯⋯⋯⋯⋯⋯⋯⋯⋯⋯⋯⋯名校名推荐⋯⋯⋯⋯⋯⋯⋯⋯⋯⋯⋯⋯⋯⋯⋯⋯⋯⋯⋯流传,所以,后人便常常用红豆代表相思。当然,红豆代表相思的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以后有时间再为同学们讲述其他的几个故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古人爱用花草等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本诗中也得到了体现。(二)分析文本1.请听朗读,并思考本诗是以什么植物来寄托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2.请同学朗读(配乐)(可一人或几人)3.同学们,读了本诗,哪句让你印象最深刻,最能引起你情感的共鸣?(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A.(询问)“同心”什么意思?(感情深厚);B.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是“同心”的?(采花相送,思念)哪看出他想送花?强调:“采之欲遗谁?”遗(wèi):赠与、送给。在古代,人们喜欢用互送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送“柳”,指挽留;送“红豆”表示思念;送“香草”,表示赞美对方等等。C.那他的花能送到么?(不能)诗中原句“所思在远道”。诗人采了花,直起身来,想着,这花送给谁呢?结果想送的人“在远道”,一个“远道”,把诗人采花的好心情全给搅黄了。D.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E.那紧接着诗人是怎样做的呢?(“环顾望旧乡”)还顾:回头看,给人什么感觉?(孤单、寂寞、忧伤)主人公涉江去采莲,给我们的是一个背影,现在,满脸忧伤孤寂的回过头来,但他背后却是长得生机勃勃的满泽荷花香草,植物的繁茂和凄苦的表情这个画面,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诗歌笼上了一层厚厚的忧伤之色。F.诗人还顾,看到的是家乡么?(不是)那是什么?(“长路漫浩浩”)漫浩浩:无边无际。路途遥远,一眼望不到所归之处。天地如此广阔无涯,而我流落在外,如此渺小,若沧海一粟。心中的孤独疯狂滋生,从而产生了“忧伤以终老”这样孤苦、没有安全感的感觉,把心中的思乡情绪从单纯的思乡升华到了因亲朋不在身边的一种对人生的恐惧之感、凄凉之感。4.齐读诗歌5.讨论题:为何见热闹夏景却思乡?诗前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有什么作用?推进提问:(1)同学们刚才学习了诗歌,看来这个问题就十分简单了。本诗是以什么植物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荷花表达思乡)(2)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的作品,讲到思乡,一般都是在什么季节?(伤春悲秋)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李白《静夜思》;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2 ⋯⋯⋯⋯⋯⋯⋯⋯⋯⋯⋯⋯⋯⋯⋯⋯⋯⋯⋯⋯⋯⋯⋯名校名推荐⋯⋯⋯⋯⋯⋯⋯⋯⋯⋯⋯⋯⋯⋯⋯⋯⋯⋯⋯乡水,万里送行舟。”;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3)那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夏季)(4)那夏季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感觉?(热闹)(5)讨论:诗人干嘛在热闹的夏季写那么凄凉的思乡情怀呢?还有,诗前两句有什么作用呢?(言之成理即可)A:①用乐景衬哀情;②看到荷花,觉得美,想给自己最亲的家人,就勾起了思乡之情。B:①营造清幽高洁意境;②用花草的美丽,给人欣欣向荣之感,与内心的忧愁形成强烈对比③以娇美花草赠亲友,暗含对亲友的思念及祝愿。6.梳理全诗。(板书)采花赠花望乡伤怀(三)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四)有感情齐读(可配乐)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