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文选》,是“杂诗”类的一个标题。“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内容:“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wèihuán
《涉江采芙蓉》诗意图
1、初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思妇怀人的忧伤&游子思乡的惆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诗歌赏析
3、诗歌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谐音“留”,象征友情绵长,依依不舍。一方面花草娇嫩美丽,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另一方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
诗人这美丽的芙蓉花是从哪里采摘的?生长环境怎样?“兰泽”、“芳草”“芙蓉”芙蓉即荷花,清新脱俗。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摘荷花送人的目的达成了吗?设问:结构上(转)情感:由欢欣转为失落。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采莲图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
悬想:对某种未知情状作设想或悬拟的手法。具体来说:特定情景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这里的悬想侧重于空间转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里诗人想象故乡兄弟们因佳节缺少一人未能完全团聚的遗憾,其实这也正是之人自己的遗憾,故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也是诗人自己渴念着故乡的兄弟们。这里的悬想,使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曲折有致,也更为浓烈。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从对方设想,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尽在其中,写妻子心焦丈夫,正是诗人牵挂妻子,这样思亲之情抒发得更为深沉,更为曲折。——全诗运用悬想
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女: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男: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合: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