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课件篇一:虞美人说课稿.doc虞美人说课稿鹤华中学冯英妹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虞美人》。一、说教材
《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虞美人》是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之类。.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二、说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目标:①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②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2、能力培养目标: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主要掌握“知人论世”这种诗词鉴赏法。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3、科学品质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解说: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四、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解说: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引入新课:先以简短的导语带出,然后放课件。(解说:课件是以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开始的。用歌导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符合了词“合乐而歌”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复习词的知识。包括词的简介(定义、特点、分类),词的流派和诗词的欣赏艺术(知人论世法,由表及里法、含英咀华法,择善而取
法,朗诵吟哦法)。(解说:让学生对所学过的词的常识作一个总体上的回忆,对后面的学习有一个指导的作用。)3、向学生展示学习目的。(解说: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抓住学习的重点,使教和学都有的放矢。)(二)讲授新课。1、整体感悟。①介绍作者与作品。
(解说:是为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作为对诗词理解的基础。)②诗词诵读。a.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始。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b.评价朗读。(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整体:感情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语速舒缓、语调低沉。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月——明——中——向——东——流——c.学生朗读,试背。d.再请学生配乐朗读。
e.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f.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解说:朗读是诗歌学习最有效,最简单的技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读。)2、分析作品。①学生先听读该词,然后围绕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解决问题。(解说:在轻柔的《琵琶语》的伴奏下,让学生闭目倾听课文的诵读,进行想象,想象场景,想象意境,想象词人的心情。为赏析、挖掘词的深层涵义打下情感基础。)②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问题用幻灯片上显示如下: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
开文自问,写的是眼前景物。“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因作者降宋后,过着囚犯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然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觉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出奇,却在情理之中。“春花秋月”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不会休,不会了,而人的生活,命运却时时在改变。时光流逝,往事随风,自然之永恒与人生之无常的对比下,生发的是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哀叹。(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B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篇二:虞美人说课稿
《虞美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及教学后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一)教材分析:《虞美人》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心灵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单元是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词从唐朝后期开始兴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
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之痛,是进行诗词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高职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积累不足,鉴赏时往往脱离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次是学生普遍缺乏鉴赏兴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东西,无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优点:该班学生班级凝聚力加强,比较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好,动手能力较强。(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回顾词的发展,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分析,领悟词的意境,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词的鉴赏能力和知识搜集整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联系时代特点及作者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之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难点:意象象征意义的分析,领会作者创设意境、抒发情感的手法和风格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1、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鉴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探究法。(二)说学法。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鉴赏兴趣、丰富鉴赏技巧的过程。首先,学生让感受音乐情境,体会作者情感其次,通过了解作者进入文本
第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感悟该词意境。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三、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本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40分钟),主要由导入新课、走进作者、感受词情、体会词意、归纳小结、巩固练习这六部分组成。(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邓丽君《虞美人》MTV导入。设计意图:词最初是歌唱文学,现在的学生平时也很喜欢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诗情,为下面赏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础2、介绍词、“虞美人”词牌的由来
设计意图:故事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霸王别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握住词的情感基调,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二)走进作者(3分钟)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又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鉴赏本词的关键。此环节我是请学生分组提前预习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绍材料,走上讲台由学生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形式可用多媒体或卡片等。设计意图: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三)感受词情(7分钟)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用音像效果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开始自由朗读。2、听示范朗读录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词情。3、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有利于情感体验,先自读后听读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比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更好把握词情。(四)体会词意(17分钟)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具体方法:由感受词情部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该词的整体基调。提出问题: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词(愁)。后由愁引出问题:有哪些愁?如何写愁?等设计意图:以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几个问题既交代了本词鉴赏的思路,也组成了本课板书的主要框架。问题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联系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前后的变化,挖掘“愁”的深层内涵问题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往事”内容很多,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发表自我理解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体现的是什么情绪?结合板书,抓住关键词,揣摩诗人情感,学生可拓展思考,为什么说“又”问题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引导学生与以前所学诗歌联系(李白、苏轼),更好体会意象含义
拓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的意象的含义问题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颜”吗?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历史讨论探究:体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词人在此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问题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何来品味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讨论后总结,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所知。(周星驰:我对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李白、李清照、晏殊等)(五)归纳小结(3分钟)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之恨,是
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六)巩固练习(5分钟)完成学习指导用书相关练习1、2设计意图:趁热打铁,使学生能更好巩固基础知识(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虞美人李煜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物是(实)(景)对比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人非(虚)(情)几多愁一江春水……(永恒+短暂)比喻,变抽象为形象(八)教学反思《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师为主,以朗读、讲解、分析为重,学生兴趣不大。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喜欢的音乐入手,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从搜集资料到制作介绍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背景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篇三:《虞美人》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323、虞美人
李煜一、文学常识:1、李后主,精通书画、音律,词艺极高;2、现存词三十多首,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主要抒发.之痛,直抒胸臆,言辞凄苦,感情深沉真挚;3、善用白描和比喻手法;4、《南唐二主词》(李璟、李煜)二、翻译: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
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三、结构分析:上片以设问发端,曲折表达了痛不欲生的绝望之情,为全词定下“愁”的基调。下片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悲哀。四、名句赏析:1、小楼昨夜又东风(“触物兴感”)2、春花秋月何时了(“借代”)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比呼应)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借代、对比)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五、课文阅读分析要点:1.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李煜投降北宋后的第二年,被囚禁在汴京。他从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不禁抚今追昔,悔恨交加,乃作此词,抒发埋藏心地的哀愁。2.主题思想词人追怀故国,思念往昔,抒发了由一国之王沦为阶下囚的深重哀愁。3.层次简析上片写身困“小楼”,不堪回首往事的绝望心情;下片抒发故国之思、满怀愁绪。4.写作特点(1)纯用白描手法。这首词不用典故,不
加藻饰,完全用白描手法,却极出色地表达他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特殊感情,真挚而哀伤,极富艺术感染力。如“春花秋月何时了”纯属白描,从中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绝望。“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加任何修饰,却把他在小楼中生不如死的煎熬表达得淋漓尽致。(2)比喻贴切生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比喻愁的千古名句。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愁思用滚滚东流的满江春水作比,使愁思变得形象可感,生动真切。愁思之多,如茫茫春水;愁思之长,如春水奔流,永不停息。《虞美人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