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课题虞美人李煜课时第一节(总节)教学目标1.了解李煜的生平、创作成就。反复诵读,感知体会本诗的意象、意境。2.理解作者在词中借助意象抒发的思想感情。重、难点【重点】了解李煜的生平、创作成就。反复朗读,感知体会本诗的意象、意境。【难点】理解作者在诗中借助意象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导入、简介—诵读、赏析—交流、点评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札记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一、导入新课忧愁之情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里有许多写忧愁的名作。宋初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写愁苦的名作。二、了解作者【旧知回顾】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李煜词作,说说李煜的生平及词作特点。【教师介绍】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在位十五年,史称李后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冬,宋大将曹彬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降宋,第二年正月被押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当年赵光义继位,改元太平兴国元年,改封李煜为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月,李煜被宋太宗毒死,终年四十二岁。《五代史·后主本纪》:“(李煜)为人仁德,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完全是一副帝王相。但是他生性软弱,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特殊的命运。正如《陈书·后主本纪》说:“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长于深宫决定了他有登上帝位的机遇,长于妇人之手决定了他没有经历战火考验,整天厮混在红粉佳人中,沉溺在诗词音乐陶醉中,缺少坚强的个性、政治胆识和军事才略。他文艺才华出众,作个词坛帝王名副其实,但家庭环境将他推上帝王之位。后人凭吊李煜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的创作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李煜前期过的是皇子、太子、帝王的生活,其词多写宫廷的享乐生活。典型之作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后期沦为阶下囚,其词主要写被俘后的屈辱生活,抒发亡国之痛,将词推向更高的境界。南唐灭亡,对于身为皇帝的李煜来说,是最大的不幸,对于文学家的李煜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正如杜甫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始工。”李煜亡国后作品,主要有《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望江南》(多少恨)、《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虞美人》等,被称为“千古词帝”。清末民初的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后主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宋初晏欧诸公,皆自此出也,而花间一派微矣。”这是对李煜词的恰当评价。三、背景介绍《历代诗余·词话》引《乐府纪闻》说:“后主归宋后,与故宫人书云:‘此中日夕以眼泪洗面。’每怀故国,词调愈工。……其赋《虞美人》有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旧臣闻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复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宋代王銍《默记》:“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陆游《避暑漫抄》:“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闻于外。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并坐之,遂被祸。”望江南二首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由以上材料可知,《虞美人》这首词给李煜惹来了杀身之祸,也是李煜的绝命词。四、朗读课文【示范朗读】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学生看课文听读,注意重点字音,感受内容。【诵读提示】《虞美人》本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是咏叹项羽宠妃虞姬在乌江自杀之事,五代时用为词调。此词牌上下片句式、字数均相同。每片四韵,两平两仄,仄韵在前,平韵在后,先抑后扬,交替押韵。1.读准字音,尤其注意重点字音。注意掌握好句式节拍和节奏。2.诵读时感情、语气要随着诗句内容而起伏转变。【学生朗读】1.学生根据提示诵读,标出押韵字:了、少;风、中;在、改;愁、流。2.集体朗读课文,巩固字音,进一步体会词的内容和感情。五、指导鉴赏【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探讨回答下列问题:①“春花秋月”是人间美景,作者却问“何时了”,这是为什么?②“往事知多少”一句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发言交流】小组学生代表发言,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互相交流看法。【点评归纳】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机点评,最后归纳讲解。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在秋月之夜登楼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怀念。下片抒发作者怀念故国的悲痛之情。一开头,一无所傍,劈空而来,提出一个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对春花秋月发出强烈的责问,颇为反常。本来春花秋月代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春日的鲜花,秋夜的明月,是最美好的景物,它可以让人联想起美好的岁月、美好的生活,按理说应该加倍珍惜才对。可是,李煜却盼着这春花秋月早早结束,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李煜现在是亡国之君,他丢了社稷,丢了江山,丢了美人,也丢了尊严,丢了自由,这美丽的春花、皓洁的秋月,不但不能让他赏心悦目,反而倍添痛苦,于是,他在词的开头劈头责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这景象何时才能了结啊?六、课后练习学生课后反复诵读默写《虞美人》。课题虞美人李煜课时第二节(总节)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感受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作者抒发的强烈的故国之思。2.赏析体会这首词不假藻饰、不用典故、浅易感人的写作特点。重、难点【重点】通过赏析,感受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作者抒发的强烈的故国之思。【难点】赏析体会这首词不假藻饰、不用典故、浅易感人的写作特点。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教学方法检查背诵—诵读、赏析—交流、点评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札记一、检查诵读分别叫两位学生背诵《虞美人》,学生集体背诵《虞美人》,教师点评学生的背诵情况。二、鉴赏指导【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探讨回答下列问题:①“又东风”包含什么感情?既然说“故国不堪回首”,为何下阕作猜想式回忆呢?②后面两句是后人赞赏的名句,它好在什么方面呢?【点评归纳】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机点评,最后归纳讲解。次句“往事知多少”由眼前美景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也间接回答了前面责问的原因。原来作者伤心的往事太多了。过去他是一国之君,每逢春花开放、秋月朗照的美好时光,总会率领近臣、妃妾、文人、乐工,或赏景,或吟诗,或饮酒,或奏乐,享受了多少人间欢乐和幸福,而现在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现在看到春花秋月,只能触景伤情,独自悲怆。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有悲伤的回忆转到了描写眼前景物。“小楼”是囚禁诗人的居所,“又东风”正说明自然的时令进入了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也说明他亡国后又过了一个年头,时光的消逝带来的是无穷的痛苦。东风又来了,意味着春花又开了,又要经受痛苦的折磨。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不愿见春花,不愿见明月,不愿回忆往事,但是,明月下,他站在小楼上,思绪又控制不住地回到故国去。夜阑人静,他伫立楼上,倚栏远望,皓月当空,银辉洒下,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再看看眼前处境,求生不得,求死不忍,内心有肝肠迸裂的痛苦。“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说的。上片在美景与痛苦、往事与现实的交替对比中结束了。下片一开头承接上片结句,由“不堪回首”转入不自觉的回忆了。过去的岁月是他生命成长而流逝的四十多年,有他人生的巅峰时期,怎么能忘却?明月下,他的思绪不自觉地飞到他曾经纵情享乐的南唐故都金陵去了,他不由自主地关心着故都的一切,那精致的栏杆、玉砌的台阶、华丽的宫殿,想必还在吧。那些明眸皓齿、能歌善舞的宫廷歌女们想必还安然无恙吧,但肯定是苍老了许多,那红润的秀颜已被无情的岁月改变了。因为自己成了亡国之君,而那些红颜知己们也成了亡国之奴,她们的痛苦也该不亚于自己吧。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这巨大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作者却有意从轻处理,用“只是”二字化重为轻,似乎是轻描淡写,其实感情的洪流正在酝酿着、潜伏着。结尾二句终于如洪水溃堤,冲夺而出。诗人以设问句式再次发问:一个亡国之君到底心中有多少忧愁啊?紧接着以生动形象、富于夸张的比喻加以回答:诗人心中的愁苦如滔滔江水,奔涌翻腾,无穷无尽。最后一问一答,以“愁”字点睛,反照全篇。这首词刻画了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塞缪说:“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煜此词堪当这一论断。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李煜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大悲哀,故语出自然,境界深邃,感人至深。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李后主所抒发的愁绪已经超越了一个亡国之君的个人感受,他以天真、直率、真切、自然的态度抒写心中悲情,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感受。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率真自然,颇为感人。在写作手法上将现在和过去的时空交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用问句抒发感情也是这首词的特色,首句诘问上苍,末句自问自答,全词被一种强烈的哀愁氛围所缠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作了形象化的表现。李煜被俘后,宋太祖讥笑他说“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岂为吾俘也?”宋代杨湜《古今词》说:“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的确,李煜疏于治国,失去社稷,但是他政治上的失败催生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登上了词坛宗主的宝座。三、总结全词【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探讨回答下列问题:①这首词的语言有何特点?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互相交流看法。教师随机点评,最后归纳讲解。1.不用典故,不假藻饰,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白描手法直抒情怀,明白易懂。周稚圭在《词评》中说:“余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李煜词是天籁之音,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清朝周济说得更形象:“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美,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他们都认识到了李煜词的质朴之美。2.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词中将眼前美景和心中的痛苦、现在的悲惨处境和欢乐的过去加以对比,写出了今昔巨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痛苦之深。作者又运用设问和比喻把抽象的忧愁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以满江春水比喻满腹愁苦,不仅表现了愁恨的悠长无尽,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其表现力度和深度为众人所不及。民国时刘毓盘《词史》说,李煜“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温氏以后,为五季一大宗。”李煜词的最大特点是感情真挚。四、课后练习学生课后熟读背诵李煜的《虞美人》,并熟读《浪淘沙》。课题浪淘沙李煜课时第三节(总节)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李煜的《浪淘沙》,体会词中意境和词中的故国之思。2.通过对比分析,认识李煜晚年词作的共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李煜的《浪淘沙》,体会词中意境和词中的故国之思。【难点】通过对比分析,认识李煜晚年词作的共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教学方法检查背诵—诵读、赏析—交流、点评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札记一、检查诵读1.分别叫两位学生背诵《虞美人》一词。2.学生集体背诵《虞美人》,叫两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全词。二、延伸阅读【示范朗读】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浪淘沙》,学生看课文听读,注意重点字音。【诵读提示】1.读准字音,尤其注意重点字音。注意掌握好句式节拍和节奏。2.诵读时感情、语气要随着诗句内容而起伏转变。前三句以叙述语气缓缓读出,四五句感情有高起,“身是客”作悲痛语气。下阕“别时容易见时难”要读得悲痛,后两句要缓慢,“春去也”要表现悲凉之感。【学生朗读】1.学生根据提示诵读,标出押韵字:潺、珊、寒、欢、栏、山、难、间。2.集体朗读课文,巩固字音,进一步体会词内容和感情。【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探讨回答下列问题:①《浪淘沙》这首诗上阕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写自己的处境和感受的?②下阕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包含哪些丰富的感受?【发言交流】小组学生代表发言,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互相交流看法。【点评归纳】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机点评,最后归纳讲解。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正月,李煜被曹彬大军押送到北宋汴京,软禁在明德楼,他的人生最后两年半的时光就在这里度过,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八日被毒死在这里。《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中的“独自莫凭栏”,这些句子里提到的“楼”或“栏”,都是他归宋后软禁他的明德楼这座别墅。宋朝蔡絛《西清诗话》说:“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后第三年春末夏初之际作的。“浪淘沙”是唐玄宗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其中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等句。至李煜始创为长短句。该词牌是双调,十句,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上片用倒叙法,先写梦醒后的所闻所感,再写梦中的片刻欢乐。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平凉一中于小宁“帘外”三句由景到人,写梦醒后所闻所感,交代了梦醒的原因。虽然到了春末,但天气阴雨,五更时分尚有春寒,薄薄的罗衾抵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将主人公冻醒了。这时听到窗帘外春雨在潺潺地下着,词人根据雨声,凭借生活经验判断春天将要结束了。“五更寒”营造了一种倍感凄苦的环境氛围,“春意阑珊”既是春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梦里”二句写梦醒后的回忆和感受。词人梦醒之前,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在南唐故国,被近臣和妃妾簇拥着,正在欣赏歌舞。醒来之后,才知道自己身为囚犯被软禁着。“梦里不知身是客”正说明现实中“身是客”,这也是“一晌贪欢”的原因。一晌,即一会儿、片刻,贪欢,即贪恋欢乐。正因为是“梦里不知身是客”,所以才“贪欢”,而且是短暂的“一晌”。这句将梦中的“贪欢”与梦醒后的“身是客”对比来写,以“乐”衬“悲”,强调身为政治犯的孤独处境和痛苦心情。上阕在梦醒后的痛苦中结束了。下阕写凭栏远眺的感触和愁苦。过片“独自”三句写自己独自一人登楼远望的情景。一开口就说“独自莫凭栏”,这是自我劝诫口吻。为何这么说呢?正说明词人此刻正在独自远眺。看到了什么呢?“无限江山”,这东南方向的辽阔大好江山曾经是主人公统治下的国土,但现在不属于他了,这引起作者强烈的痛苦。更痛心的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故国一旦离别之后就难以亲眼目睹了,所以作者说“独自莫凭栏”。其实,当年自己作为囚犯被押着离开故都时是狼狈的、痛苦的,他在《破阵子》里写到当时离开金陵的情景:“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都被他弄丢了,江山社稷易手了,那些宫廷歌女演奏着离别之歌,挥泪给他送行,这场面怎么能说是“别是容易”呢?只是身不由己了,过不了那么多。不过“见时难”却是实情,“无限江山”永无再见之日,故国、故土、故人,永别了。此句包含强烈的故国之思。“流水”二句照应上片“春意阑珊”,水,流走了;花,凋谢了;春天,即将离去了。总之,那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了。春天的结束,引起词人敏锐的感受,可能意味着词人一生的结束。春回天上去,自己留在痛苦的人间。十五年的帝王生活和现在的囚犯处境犹如天地之隔。这二句写春天实即写人,写人的境遇。亡国的惨剧,李煜经历了,而且是主角;囚犯的滋味,李煜品尝了,痛苦极了。个人的悲剧、国家的悲剧,使他的词产生了质的飞跃。王国维说李后主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此词又是一证。本词语言平易、生动,纯用白描,浅近易懂,但是感人至深。陈锐《裛碧斋词话》说:“李后主词‘帘外雨潺潺’,寻常白话耳。金元人亦说白话,能有此缠绵否?”通俗浅易的语言中蕴含着至深的人生感受。三、课后练习学生课后熟读背诵默写《虞美人》《浪淘沙》。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