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案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案例

ID:798150

大小: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教学设计思想本篇中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动作,首尾圆合,基本具备了篇章的规模,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形象,性格也比较鲜明。因此,对本文的欣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再现生活场景,体味生活情趣;第二,研讨人物形象评说,通过对学生的点拨引导,达到领悟孔子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理论依据及构思:(1)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2)以讨论研究为主要交流方式,以学生畅所欲言的个性表达方式为主,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碰撞交流的乐趣,体验自己的见解被尊重、被认同的成就感。(3)教学流程研读文本,整体感知——概括情节,再现情境发现探究,品味语言——赏析形象,自主赏析二、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再现情境2、发现探究,自主赏析三、教材分析(1)本文的重点之一是分析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形象,性格,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子路的率直,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小心谨慎,曾皙的从容不迫,高雅清华,深不可测,都各具特色。(2)难点是:为什么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一“哂”,而对曾皙的回答“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和其它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皙在旁边悠闲的鼓瑟。当孔子点到他时,他从容不迫的弹完这支曲子,站起来回答。从这一段描写看出,别人讨论时,表面上曾皙在搞他的音乐,实际上大家谈的内容他都听到了,这是很高的修养。曾皙回答的一番话描绘了一幅“春暖图”,这跟“志”有什么关系呢?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皙的话?南怀瑾先生说:“曾皙所讲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美国的,而是我们大同世界的那个理想。”“孔子与曾皙的一段话,可以说进入了最高潮,师生之间,说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子路等人的政治抱负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尽量熟读成诵,疏通文意。五、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实录)(一)研读文本,整体感知——概括情节,再现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从六、七岁开始就和老师打交道,你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先想一想有关师生关系的熟语和句子?生:一日为师,终日为父。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严师出高徒。师:那么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分析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课文中出现的孔子的几个学生。生:子路——由曾皙——点冉有——求公西华——赤3 师:他们和孔子在一起谈论的是什么呢?生:志!师:现在我们通过朗读文本,研究一下他们谈了哪些志向,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请推荐一生朗读全文。生:读全文。(114----115)师:同学们刚才进入情境,现在我给同学们出一个对联,上联是“学而不厌千秋贤人”,请同学们对下联。生:诲人不倦万世良师。师:请几位同学表演孔子及其弟子,再现当时情境。生1:表演孔子生2:表演子路生3:表演曾皙生4:表演冉有生5:表演公西华师:刚才咱们用古文再现了当时的情境,古文与现代文有一定的语言距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用标准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来再现当时的情境。生1:表演孔子:“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平时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生2:表演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发言)“一个拥有一百平方里面积、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又继之以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我能让他们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礼义。”生1:(冷笑)“求啊,你的志向怎么样啊?”生3:表演冉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拉治理,等到过了三年,只求百姓富足食而已,至于礼乐教化,则得另请高明。”生1:“赤,你的志向如何啊?”生4:表演公西华:“我不敢说一定能做好,却愿意学好。不论是宗庙祭祀祖先,还是诸侯会盟,我身着礼服,头戴礼冠,只能做个小相级别最低的司仪。”生1:“点,你的志向如何?”生5:表演曾皙:(作弹琴状,放下琴,挺身直跪)“我与他们三人说的不同啊。”生1:“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是个人谈个人的志向罢了。”生5:“暮春时节,春服已经能穿住了,我愿意和五六个成年男子、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春浴,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儿回来。”生1:(长叹)“我赞成点的志向啊!”生5:“那三位同学发言都如何?”生1:“只不过各人谈谈自己志向罢了。”生5:“那老师为何只笑仲由呢?”生1:“治国要用礼。可是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相级别最低的司仪,那谁能敢担任大相呢?”  (一)发现探究,品味语言——赏析形象,自主赏析师:刚才在同学们的表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比如说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谈志向,而曾点在那里“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一细节。这学习环境真是太宽松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特别平等,要不然我就会批评曾点说:“我们在这里讨论问题呢,你为什么不集中精神听课。”(生笑)这是我的发现,刚才同学们说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给同学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现在同学们就要注意:在这篇文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人都各有怎样的性格,我喜欢谁,为什么,或者说师生关系怎样?就内容、结构、语言各方面你可以选取一个角度去研究。你研究的问题如果有答案了,就用陈述句来表达,如果没有答案,就用问句来表达,以便我们共同研究讨论。好,现在请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十分钟后3 师: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生1: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生2: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生3: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生4: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师:现在请同学们对文章研究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生:孔子了解学生平时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孔子的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一个教育家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入仕”的思想,他要求我们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主张“以礼治国”。生: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这是一个很难让我们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注释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师:我们应该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生3: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三)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再现情境2、发现探究,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名:由点求赤性格特点:直率洒脱谦虚更谦虚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哂之与之叹之惜之六、教学反思1、在文言文教学上,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注重把文章的细节讲深讲透,生怕有一点遗漏。现在虽然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最终仍要叮嘱学生,某个问题如何答在考试时是比较保险的等等。学生脱离不了死记硬背,对文言文产生厌烦、排斥心理。因此,在此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传统的读课文、背课文、讲解并让学生记知识点的教学思路讲授,而是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中去背诵课文,在自主探究中解决文中的疑难问题。从效果上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2、新课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在教学中,自主合作可以组织,但在探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一分组,学生自主合作,这样自由度大,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再加上探究方面学生缺乏课外资料的收集、阅读,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建构新知。因此,在自主探究方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真正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3、由于水平有限,课堂设计还有很多不足,这堂课缺少对知识点的讲解,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