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也含蓄地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态度。那么,文中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又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学习目标一学习文中运用对话和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能理解贯穿全文的“礼治”思想。礼治目标二这个好象有点难耶!得认真听——
能结合自身体会畅所欲言。目标三:我一定行!!!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先生问“志”学生言“志”先生评“志”
讨论1、从开头孔子的一段话中,你看到了孔子教育学生时怎样的态度?2、弟子们各言了什么“志”?各侧重什么?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4、通过学习本文你了解了儒家怎样的政治思想?3、孔子为何“哂”子路?为何“与”点?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先生问“志”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从这句话中你看到怎样一个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从这几句话又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上怎样的方法?循循善诱
写作特点: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弟子言“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为官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
孔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不置可否惜
¤为何“哂”子路?有抱负,自信,却鲁莽、轻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不是以礼治国。
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为官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不符合孔子“礼治”的思想。
¤为何“与”点?二还是在讲﹁治国﹂一太平盛世的缩影以礼治国的目的
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在仁政、礼治下实现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本文通过先生问志,表现了孔子的师者风范。通过四位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借评志表达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小结:
当堂检测用自己的语言形地复述曾皙的一段话,说说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暮春时节,微风习习,脱去冬衣,穿上春服,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带上六七位少年,去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要去沂水洗去尘土,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兴尽时放歌而归。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追求一种精神的清洁和灵魂的自由。
谢 谢 大 家!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