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齐桓晋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microsoft 齐桓晋文

ID:798589

大小:58.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教学重点: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文一问一答紧紧相连,内容篇幅长,结构层次不是太容易,需要老师提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孟子其人本单元全是孟子的文章,所以有必要先来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书。后来,人们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且称孟子为“亚圣”。结合课本150页的方框内容来了解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1、仁政思想2、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3、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4、进退两自如的个人修行——穷……达……二、串讲一二节词句翻译,了解谈话初始状态。1、字词:(1)徒:门徒(2)焉:助词,无意义。(3)是以后世无传焉所以后世没有流传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这些无以,则王乎不停止非要说的话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吧2、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上来了,但是,想要成功也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三、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153页最后一段文字。1、(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2)明以教我,明确的教导我请尝试之请让我试试看2、结果显而易见,齐宣王不但信服而且急切的想要实行它,这么大的成功怎么来的呢?请大家细读中间部分的文字,了解孟子谈话的战略战术。四、读译第三节至153页的第一节的文字。1、……莫之能御也没有人能够抵御他2、不识有诸?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他们哪里能知道呢?4、是诚何心哉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当的啊6、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7、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恩惠足够推及到禽兽身上,但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却是为什么呢8、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没有广施恩泽。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奉我的老人、推及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10、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所以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不推广恩泽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11、王请度之请您揣度,请您掂量五、初步概括本部分内容能行王道而未为六、翻译153页文字。1、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我这样做),是借此得到我最想要的东西2、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是因为好吃的不够吃吗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您这种所作所为,想要您最犹缘木求鱼也想要的,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4、若是其甚与?事情象这样严重吗?5、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现在大王您发布政令。实行仁义,让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想在您的朝中做官。七、初步概括本层内容。论述“霸道”的危害。八、思考:这部分文字中你感受到孟子的哪些论述的技巧?或者: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 ·板书设计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第二课时一、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教师准备:1、抓住“以羊易牛”这件事,充分肯定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引起他的共鸣,激起他的兴趣。(为齐王辩解)齐王的反映足以证明这一招的成功:王悦,于心有戚戚焉我们概括为——找准切入点,激发兴趣。2、借助“以羊易牛”,另寻角度,借题发挥点醒齐王,之所以没有称王天下,是因为不肯做,不是不能做。鼓起齐王对行王道的信心。(为百姓辩解)(先纵后擒)3、成功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道理,深入浅出,容易接受。(1)一组比喻:力举百钧不能举羽明察秋毫不见舆薪不为非不能恩及禽兽不保百姓推恩(2)一组比喻:挟太山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不为··· ·(3)一个比喻:缘木求鱼比喻现在崇尚武力主张征战求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4、抓住心理,反面击破“王请度之”之后,孟子知道齐王并不能立即欣然接受王道的根本原因是希望用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必须消除他的这种想法,于是用事例和道理分析了以少敌多,以弱胜强是不可能的,并且还将有严重后果,在吓倒齐王后顺势描绘了王道的威力。征战霸道缘木求鱼后果严重仁政王道轻而易举前途光明小结:总之,孟子从开始的尴尬不和谐的谈话开始,抓住事情,引起共鸣;多方设喻,形象说明;反面剖析。运用了多种手段,成功的让齐王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全文迂回曲折,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二、学习文章最后一节,思考孟子提出得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概括起来说有哪两个大方面。1、字词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象一般人,只要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百姓的勾当呢?(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礼仪呢?(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从没有过。2、概括两个方面的措施。(1)制民之产(2)重视教育3、小结:最后其实孟子说的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措施。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结束全文。板书设计: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找事激趣孟子——王道借题发挥反面击破齐王——急切求教善用比喻··· ·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制民之产,重视教育王道乐图《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二、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2、《孟子》其书··· ·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3、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二、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三、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难齐 宣 王孟    子解   决1畏难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2信心不足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 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四、语言特点: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①“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2、排比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3、适当的神态描写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五、作业: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    ——————————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不忍之心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 推恩天下而是不为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   —————————— 推行仁政齐宣王实行王道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 制民之产齐桓晋文之事(教师中心稿)18.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作者  湘子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 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4.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重点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皆可为尧舜,每个国君皆可成圣王,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建立了仁政的思想体系,并提出了仁政的规划。他宣传仁义,抨击暴君暴政,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孟子有平治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认为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他决不趋炎附势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对国君他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2.背景资料: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战国时期两大政治体系:王  道霸  道1. 以仁义行“仁政”以武力、刑法、权势行“霸道”2.  “王天下”“霸天下”3. 以德服人以力服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当时的社会主流是崇尚霸道。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却行不通。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战国诸侯,都想用“霸道”来实现自己的扩张欲望。孟子出于“民本”的出发点,奔走各国,号召诸侯施行“王道”。今天来学习他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二、整体把握结构思路1.欣赏朗诵录音,思考孟子劝说齐王如何治国,其根本主张是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地说服齐王的?——“保民而王”。2.理清结构思路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三、逐段研读,理解内容,欣赏辩论技巧第一部分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辩论技巧: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 ·“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辩论技巧: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 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孟子突设两个比喻,反问宣王“举百钧之而不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是否可能。孟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却对老百姓毫无恩德,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也就是说,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齐宣王就问及“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孟子又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不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能(难事)··· ·“不为长者折枝”─不为(易事)——恩及百姓如为长者折枝般容易明确指出齐宣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为长者折一根树枝,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接着,孟子重申恩及百姓结果:恩及百姓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à(推恩、行仁政)1.天下可运于掌,可保四海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不恩及百姓à不推恩,行霸政à无以保妻子最后,勉励宣王实行王道。——应效法古之人(非齐桓、晋文霸主);请仔细权衡推恩不推恩。*辩论技巧:1.用比喻手法向宣王发问明显浅显问题: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比喻“不为”,以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等,目的是请君入瓮,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2. 正反对比: 以“挟太山”与“为长者折枝”对比阐述“不为”与“不能”的不同;“推恩”与“不推恩”及其结果的对比,让齐宣王深知问题的严重性;3. 排比句式:3个“……为不用……”构成排比,增强语势;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而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辩论技巧:1.铺陈排比,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 2.比喻手法:“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 3.类比说理:以邹与楚战说明霸道不可得天下。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1)“制民之产”——发展农业;(2)“谨庠序之教”——重视教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激发起齐王行王道的信心与雄心。*辩论技巧:以两组排比句对比说出古之明君与今之昏君在生产和教化两方面的不同做法,进而又以排比句展示“王道乐土”的美好图景,且又一一对应,整齐严密。四、总结全篇思路和写作特点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1.小结结构思路和辩论技巧: 2.小结写作特点:①论辩善设机巧,跌宕起伏··· ·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②说理取譬设喻,生动形象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③行文铺张扬厉,逻辑严密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五、拓展阅读,交流讨论本文和《寡人之于国也》都谈到“仁政”。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六、课堂练习:                                                                    1、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卸:抵御)——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应该、应当。)——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换它(牛),而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只是您只)见到牛而没有见到羊。(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推广到。)——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幼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幼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爬。)——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2、文言特殊句式小结(1).宾语前置:牛何之?未之有也··· ·(2).状语后置:易之以羊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3).主语后置:宜乎百姓之为我爱也             若是其甚与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联:弃霸道,行王道,保民而王;察人心,得众心,为政以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