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归纳及练习一、知识归纳18.齐桓晋文之事(一)生字词:1、龁2、衅3、觳觫4、褊5、庖6、忖度7、挟8、莅9、便嬖10、愬11、惛12、放辟13、罔14、庠序15、孝悌(二)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同“已”,止2、王说:同“悦”,高兴3、刑于寡妻:通“型”,作榜样4、为长者折枝:通“肢”,肢体5、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6、可得闻与:通“欤”,语气词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通“途”8、皆欲赴愬于王:通“诉”,跑来申诉9、无不为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10、是罔民也:通“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这里是陷害的意思(三)词类活用:1、无以,则王乎: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感到奇怪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离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爱;老人6、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幼儿7、权,然后知轻重:用秤称8、度,然后知长短:用尺量9、危士臣:使动用法10、朝秦楚:使动用法11、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势力;大的势力12、寡固不可以敌众:少的一方;多的一方13、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14、从而刑之:动词,加以刑罚1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1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述说17、不识有诸:之乎,合音词18、不忍其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19、彼恶知之:代词,表疑问,怎么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伤痛,哀怜(四)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吝啬2、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的原因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来推及到4、至于兄弟:到了……5、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儿女6、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原地区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可以凭借8、然后从而刑之:跟随着(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B.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C.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2、将以衅钟3、将以求吾所大欲也D.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2、莫之能御也3、何由知吾可也4、牛何之5、然则一羽之不举6、舆薪之不见7、何以异8、未之有也E.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2、构怨于诸侯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19.庄暴见孟子(一)字音王语暴以好乐庶几有诸独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管籥之音疾首蹙頞羽旄则王矣(二)通假字①可得闻与:通“欤”②今王田猎于此:通“畋”,打猎(三)词类活用①王语暴以好乐:名词作动词,告诉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③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④则王矣: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四)特殊句式A.被动句①暴见于王②他日,见于王B.省略句①不若与人②不若与众C.宾语前置句①好乐何如?②何以能鼓乐也?③何以能田猎也?D.状语后置句①王语暴以好乐②今王鼓乐于此③今王田猎于此20.孟子见梁襄王(一)生字出,语人曰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孰能与之沛然下雨(二)通假字①卒然问曰:即“猝然”,突然②浡然兴之:同“勃”,奋发、振兴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通“犹”,像……一样(三)重点句翻译⑴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⑵熟能一之⑶天油然作云⑷则苗浡然兴之矣⑸今夫天下之人牧⑹引领而望之矣21.《孟子》短文两篇(一)字词1、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2、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2、则尽富贵也:指富贵的人3、瞷良人之所之:窥视,暗中看4、国中:都城内5、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6、与其妾讪其良人:“shàn”讥讽7、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8、弈秋:弈,下围棋;秋,人名;因善于下围棋,故叫“弈秋”9、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10、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指导11、惟弈秋之为听: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12、鸿鹄:天鹅13、思援弓缴而射之:“zhuó”,系在箭上的生丝线14、为是其智弗若与:“是”指这个人15、非然也:不是这样;“然”,这样(二)通假字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通“返”2、蚤起: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4、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一)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五)本单元成语1.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缘木求鱼)2.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明察秋毫)3.形容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妻离子散)4.一心一意;集中精神。(专心致志)二、练习(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王:wàngB.语人曰:我不能。语:yǜC.王请度之!度:dùD.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便:pián2.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抵御,——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应该。——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3.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强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见:看见。见:被。——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旋恩泽。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吴广素爱人爱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欢、喜爱A.爱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视力。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明白。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贤明的。B.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任重而道远道路。C.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君主自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守寡。寡固不可以敌众少。D.寡4.多义词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若是其甚与?6.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通“型”,刑罚。B.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路途。D.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7.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以后世无传焉A.得璧,传之美人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C.此世所以不传也D.不传于贤而传于子8.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度,然后知长短A.内立法度,务耕织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D.寸而度之,至丈必差(《说苑》)9.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A.地形陷易尽知之B.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C.天下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10.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A.其若是,孰能御之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C.振长策而御宇内D.桓公田于泽,管仲御11.下列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B、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C、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投诸渤海之尾D、吾属今为之虏矣文王之囿,共七十里,有诸(1)(2)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今王鼓乐于此①可得闻与②百姓闻王钟鼓之声②不与民同乐也①臣请为王言乐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②道之不行,已知之矣ABDC13.按句中“疾”字含义将句子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举疾首蹙而相告曰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④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⑤草枯鹰眼疾⑥时操军众已有疾疫⑦若皇上阅兵时疾驰入营⑧声非加疾也A、③④⑥/①/②/⑤⑦⑧ B、②③④/①/⑥/⑤⑦⑧C、③④⑥/①/②⑧/⑤⑦ D、②③④/①⑥/⑤/⑦⑧14.加点字不破读的一项是()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B、与少乐乐,与众乐乐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15.对加点虚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若是,孰能御之?②则齐国其庶几乎③王语暴以好乐④暴未有以对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16、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王庶几无疾病与B、曰:“可得闻与?”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C、王变乎色曰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D、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17.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大王把他嗜好音乐的事告诉了我,我却没有什么话回答他。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C、臣请为王言乐——请允许我给您讲讲真正的快乐吧!D、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击鼓奏乐呢?18.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A.孟子见梁襄王就之而不见所畏焉B.天下恶乎定?以小易大,彼恶知之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六王毕,四海一D.望之不似人君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19.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走近。B.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C.诚如是也,民归之如果。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自然而然地。20.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B.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由:能“犹”,如同C.王说,曰:“诗云”说:通“悦”,欣悦’D.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E.吾王之好田猎田:通“畋”,打猎21.与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例句:又顾而之他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例句:思援弓缴而射之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援玉兮击鸣鼓D、猿猱欲度愁攀援之祭者乞其余动词,往,到去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而行而良人未之知也代妻子侦察,得其真相之事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喜悦自得的样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结构助词“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动词,实行此其为餍足之道也结构助词“的”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动词,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名词,兵卒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都,京城卒之东郭番间副词,终于,最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原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国家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副词,突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北方BADC22、对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二)文段阅读阅读文段,完成23-26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制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3.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就、随之。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侈:奢侈。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制:规定。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赡:足。24.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语气助词。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能“网”,张网以伺,犹言陷害。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黑白相间。D.则盖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的合音字。25.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C.盖亦反其本矣!王欲行之,则盖反其本矣!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26.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下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
D.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阅读文段,完成27-37题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无疑。”27.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庖有肥肉páo野有饿莩piǎo陷溺其民nì始作俑者yǒngB.深耕易耨nòu杀人以梃tǐng教悌忠信tì童叟无欺shǒuC.率兽食人shí铤而走险tǐng轻徭薄赋bó厩有肥马jiùD.孤家寡人guǎ丧地失师sàng鞭挞棰楚tà深恶痛绝wù28.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代词,这些人。B.愿比死者一洒之为,替。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孝悌:教顺父母,恭顺兄长。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水中。29.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B.有以异乎?无以异也。C.夫谁与王敌?今夫天下之人牧D.为民父母行政为其像人而用之也30.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民有饥色,野有饿莩B.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D.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31.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愿安承教B.民有饥色C.为民父母行政D.恶在其为民父母也3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寡人愿安承教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A.杀人以梃与刃左右欲刃相如B.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C.此率兽而食人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3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态度?
34.翻译下列句子:(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35.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什么作用?36.文段使用了类比和对比手法,请指出来。37.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答案:1、C2、D3、A4、D5、BD6、A7、C8、D9、B10、C11、AD12、D13、A14、B15、C16、A17、C18、BC19、A20、D21、(1)d(2)c22、D23、B24、C25、B26、B27、B28、A29、B30、B31、D32、D33、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木偶的人,该会没有后代留下吧?孟子在此表明对以政杀人者深恶痛绝的态度。34、(1)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呢?(2)怎么可以使这些老百姓饥饿致死呢?35、圣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对以人形俑殉葬尚且咒其无后,则统治者以政杀民,更应该痛加鞭挞。36、杀人用梃与用刀并无不同,类比出用暴政杀人与用刀杀人同样残忍。把实行仁政之后的国家的社会政治局面与暴政残民、人心尽失的敌国对比,把双方士兵的作战表现对比,说明了仁者无敌的观点。37、魏惠王丧师失子、兵挫地削之后,想雪耻报仇的问题。孟子的建议是:实行仁政以归民心。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