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日月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2)通过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成规律,知道他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写字时区别不同的“钩”。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生字卡、有关识字的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准备阶段——导入:小朋友,在汉字王国里,老师知道大家都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请出两个老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日月)设计意图: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为进一步学好生字服务。谁知道,日和月组成什么字?(明)是的,同学们看——(日月图)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齐读课题)中国的汉字真有趣,许多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而它们的意思就是这些汉字意思组合,这样的汉字就有个名字——有趣的会意字(出示)。二、引导构建(一)学习“从”字:虽然我们只上一年级,可我们认识的字真不少,你们看,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从字),谁愿意读给我们听——1、个别拼读,cónɡ从2、自己小声读读,看有什么发现?预设:(1)平舌音;(2)左右结构;(3)左边人字的变化等。3、游戏:理解从字义现在做一个与“从”字有关的游戏,谁愿意来?挑选2位同学,分配任务。(一个同学在前边走,另一个紧跟后边,全班同学认真看,他们怎样走,并想想,从字是什么意思?)4、同学们看清楚了吗?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这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部分紧紧跟从,就是“从”字的含义,古人就把这两个人字,组合成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从”字。(二)识字学文:过渡:像这样有意思的字还有很多,都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想看看吗?(想)好,那么待会就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读第四课《日月明》,但在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1、明确要求:(投影)
读书提示:(1)边读边借助拼音,把字读准。(2)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用笔轻轻地把像“明”、“从”一样有趣的会意字画出来。2、检查汇报:请同学读一读。(投影全文)(1)个别读。(2)分组读。(3)男女生读。(4)全体齐读。检查生字。过渡:我们的课文读得不错,不知生字又能不能读好?这里老师有些生字,请同学来读一读。(1)开火车带拼音形式读。(2)同学们来拼读这三个字,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出示三个翘舌音,强化翘舌音:尘、手、众)(3)还有一些更难读的字,老师把他们挑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读好?(森、间、鲜、众、休、尘)检查画字情况: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读,那么刚才同学们,画了哪些有趣的会意字呢?(汇报、展贴)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理解字义:(1)讨论。(2)汇报。(出示记字的方法)预设:A、编字谜:森(众、林)——上面一棵树,下面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B、做动作:看——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C、编儿歌:鲜——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D、看图猜一猜:灭、男、休E、实物展示:尘、尖、明F、做游戏:从(3)齐读一次生字。再读文,巩固生字:(1)齐读。(2)师生对口令读。(3)男女生对读。(4)拍掌读。(5)跺脚读。(6)看板书背诵。(三)写字:过渡:我们学习语文不光要把书读好,更要把字写好!请看,这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两个字——手、水,谁特别认真观察,愿意提醒大家把这两个字写好?应该注意哪?1、个别提问注意的地方。(弯钩、竖钩)2、书空弯钩、竖钩两个笔画。3、师范写(手、水),生说笔顺。4、生在书本P98写字。
5、师巡视、指导。三、自我构建(一)拓展:1、读词。过渡:同学们P98中间,有个小男孩,看到了吗?他下面有“我会读”三个字,他把书中有趣的字组成词语,而且读得非常的准确,大家有信心与他比一比,读得更好吗?(1)男女生轮流读一次。(2)开火车读一次。(3)组词:谁也能像小男孩一样,把这些字组组词。2、课后有趣的会意字。过渡:这节课呀,又是读又是写,这些字,一定已经牢牢记在心里了。老师说过这么有趣的中国汉字还有许多,这里老师就有几个这样有趣的会意字,同学们一起来猜猜看,好吗?(1)不正——歪(歪歪扭扭),做不正的动作加深记忆。(2)日光——晃(晃眼睛)(3)三日——晶(亮晶晶)(4)三口——品(品茶)(二)总结1、有趣的会意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真是非常的有趣,它的名字叫——会意字,是的,因为有趣,所以我们也叫它——有趣的会意字。2、回顾全文:让我们再一次回味“有趣的会意字”组成的小韵文吧!3、作业:(1)读文。(2)收集身边的会意字,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