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烛之武退秦师 
加入VIP免费下载

4 烛之武退秦师 

ID:799449

大小:6.28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 单元概览见附表 4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一词多义 目标·考点导航轻松晨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技法提炼随堂检测美文“悦”读 目标·考点导航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2.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梳理文意,分析外交辞令,欣赏本文高超的语言艺术。2.探究烛之武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轻松晨读·练语感感烛之武退秦师摇舌退雄兵,片语济万民。潇洒昏君事,寂寞老臣心。仲尼奔异域,东方献殷勤。当年微狐谏,遗恨史传音。赏析:本诗首联写了烛之武的作为和功绩,颔联写了他不被赏识的臣子之心。颈联写孔子政见不被采纳,东方朔只能靠幽默取悦汉武帝,该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写出了烛之武的丰功伟绩。尾联,写若没有佚之狐的推荐,不但郑国要亡,烛之武终究也要寂寞终老。全诗抓住几个关键的点,抒发了对烛之武“摇舌退雄兵”的感慨。 自主学习·夯基础答案:《左氏春秋》《国语》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有和两部史学巨著,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2.写作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自然形成了。 3.备用知识(1)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2)烛之武烛之武,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公元前630年,秦晋攻郑,烛之武智退秦师,保护了郑国。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3)《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答案:(1)“已”同“矣”(2)“共”通“供”,供给(3)“说”通“悦”,高兴(4)“知”通“智”,明智 答案:(1)(假如、如果)没有/低微,贫贱/副词,隐隐约约地/副词,稍微(2)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边境/目光短浅(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代词,代秦军/动词,到/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4)动词,好像/连词,假如/代词,你(5)通“悦”,高兴/述说/文体的一种(6)介词,因为/介词,用,拿/连词,表目的/连词,来/介词,把/介词,用(7)疑问副词,为什么/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8)表顺承,连词,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9)代词,代郑国/代词,这/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答案:名词作状语:(1)在早上/在晚上(2)在东边/在西边(3)名词用作动词:均为驻军(4)订立盟约(5)符合武德 形容词用作动词:(6)损害(7)变雄厚/变薄弱 形容词用作名词:(8)远地,指郑国(9)缺少的东西 使动用法:(10)使……退(11)使……灭亡(12)使……受损害/使……受益(13)使……成为疆界 答案:(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2)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3)出使的人(4)那人,指秦穆公 5.特殊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2)夫晋,何厌之有?()(3)以其无礼于晋。()(4)且贰于楚也。()(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1)判断句(2)宾语前置句(3)状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省略句(7)省略句 答案:(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6.名句默写(1)烛之武说服秦伯,陈述郑国对秦国的作用的句子是,,。(2)文中能体现晋文公仍有正义凛然的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合作探究·突重点一、结构图解 二、重点突破1.文章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参考答案:文章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简明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形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样写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时,先“辞”后“许”,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1)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2)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劝谏,诚恳自责。(3)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3.阅读全文,你认为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他是一个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他是一个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势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与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意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异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高考小贴士】怎样分析人物形象(1)借助情节发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和心理状态分析人物性格。(2)借助议论性语句,包括作者的议论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语句。(3)借助人物语言,找出文本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三、观点争鸣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思路提示一: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思路提示二:因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途径,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四、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记叙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形势下,烛之武巧退秦军解除郑国之危的经过,表现了烛之武的精神,也表现了他的。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答案:临危受命、不避艰险 勇纾国难的外交机智和高超的辩才 技法提炼·学技巧1.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2.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随堂检测·速达标解析:CA项,“龟”读jūn,B项,“渍”读zì,D项,“唾”读tuò。 解析:BA项,见:拜见。C项,犹:尚且。D项,急:危急。 解析:DA项,①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疆界,使……成为疆界;②名词,疆界。B项,①名词,过错;②动词,路过。C项,①动词,过来;②使动用法,使……来。D项,均为动词,驻扎。 解析:A①③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⑥为结构助词,的;⑤代词。 解析:BA项,“已”同“矣”,C项,“知”通“智”,D项,“共”通“供”。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能为也已。B.奔车朽索,其可忽乎。C.失其所与,不知。D.共其乏困。 解析:D“诽谤”古今意义相同,“行李”属于古今异义词。古义: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B项,古义:去厕所。今义:换衣服。C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解析:AB项,因:依靠;C项,与:结交,亲附;D项,肆:延伸、扩张。 解析:DA项,于:介词,对;B项,若:假如,连词;C项,以:介词,把,用;D项,其: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其:它的,代词。 解析:C①是郑所处的紧急状态,⑥是劝说的结果。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项是()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解析:CC项,“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为无中生有。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答案:(1)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什么好处,那我怎敢拿(灭亡郑国)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2)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3)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 美文“悦”读·拓视野一、美文欣赏舌头的力量——《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人的身上最有力量的是什么呢?不是拳头,也不是牙齿。我说是舌头,舌头的力量大无边,烛之武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我国古代有很多外交使者以三寸不烂之舌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们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春秋后期齐国的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战国时期唐雎代表安陵弱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三国时期蜀国的邓芝从容镇定,与吴联盟;汉代的张骞不畏艰险,开拓了丝绸之路;汉代的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名垂青史。历数这些历史上出色的外交官,他们无一不是善于辞令的。 有人说,弱国无外交,就让我们看看春秋末期的郑国的烛之武是怎样颠覆这个观点的。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守城守不住,杀出去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此时此刻,拯救郑国,惟有外交。在这个紧急的关头,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只身入虎穴。见到秦伯之后,不卑不亢,只给对方讲道理。各位同学,如果烛之武动之以情,哀求秦伯,请求成为秦的附属国,可以吗?不可以,虽然也可以保全国家,但失去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烛之武采用的方法是先表示谦卑,说郑国要灭亡,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了,这样会满足秦伯骄傲自满的心理。紧接着烛之武对秦伯晓之以理,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烛之武的游说之辞包括三个方面,一,你秦国消灭了我们对你们秦国没有任何好处。二,你不消灭我们对你们秦国有很多的好处。三,你和晋国联盟,晋国说话不算数,忘恩负义,吃亏的还是你们秦国。这番说辞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最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成功瓦解了他们的联盟。于是连老练的政治家秦穆公也顺理成章的心悦诚服,一改初衷。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作战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至此我们看到了春秋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服艺术。古人常说:“祸从口出”,其实“福也从口出”,舌头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利用。为国为民,摇旗呐喊就强于百万之师;造谣诬陷,搬弄是非就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口乃心之门户,要想练就好的舌头,助你人生收获成功,就要“修心”。推根究底,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有伶牙俐齿,有铜齿钢牙也不行;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肚子里有多少华丽辞藻,有诗词歌赋也不够;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有悦耳的嗓音,莺歌燕语也无济于事。舌头的力量源泉,在于你的德行,你的勇气,你的智慧。烛之武如果不是心系国家的利益,怎么会在危急的关头,只身入虎穴呢?如果不是勇气过人,怎么会在秦国霸主面前不卑不亢呢?如果不是智慧过人,又怎么会抵上兵车千乘、郑师十万呢?“用舌”,即是“用心”。各位同学,让我们在人生的根本上下功夫吧! 点评:三寸之舌屈百万雄兵,这就是舌头的力量。是什么使舌头有如此威力?正如文中所说“不在于你有伶牙俐齿”“不在于你肚子里有多少华丽辞藻”“不在于你有悦耳的嗓音”,而“在于你的德行,你的勇气,你的智慧”。什么才是人最高尚的德行?那就是爱国。爱国才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文中的晏婴、蔺相如、唐雎、邓芝个个心系国家,个个大智大勇,个个能言善辩,因而他们被世人称颂,他们的事迹世代流传。同学们,“舌头”听从“心”的呼唤,让“舌”为“心”役,用心用舌,让爱国之心永驻心间。 二、“悦”读延伸(一)爱国1.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因为做生意,所以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国的军队。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了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弦高犒秦师使郑国避免了一次被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做外人了吗?”2.民国时期杰出的飞行家冯如因为飞行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行记录的不断增加,名气越来越大,欧美各国的报纸对他备加称赞,冯如的“身价”直线上升。当时,国际航空事业刚刚兴起,许多国家和企业对这一新的技术和制造领域非常关注,于是就不惜一切搜罗航空技术人才。如此负有盛名的冯如,当然成为他们争夺的目标。美国有关方面派人与冯如联系,表示愿以重金聘他担任飞行技术教练,并传授飞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却遭到冯如的断然拒绝。冯如在飞机制造、飞行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完全是为了报效自己的祖国,而从未想到自己的名和利。他表示,自己的最高理想是回国,去振兴祖国的航空事业。 (二)关于“担当”的名言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2.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明·陈继儒3.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4.当仁不让。——孔子5.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点击进入课时作业 谢谢观赏Thanks!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