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人类前行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战争中追寻和平的历史。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多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说: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等。但这样的战争即使胜利,也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能够在大战之前化解战争,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胜利。在前秦诸子的文章中,我们了解过,有这样几位,(唐雎、)他们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使强大的敌军不战而退。今天,我们再来了解另外一位——《左传》中的烛之武,看看他是怎样巧妙地逐退秦师的。 二.《左传》 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叙事委婉详尽,写人鲜明生动。它以《春秋》的叙事为纲,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活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三、初步感知 听朗读材料 四、内容分析 (一)第一段 1.重点字词:以、于、贰、军 2.特殊句式: 省略句:晋军(于)函陵 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 3.
段意归纳:秦晋围郑。 4.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 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此前两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秦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二)第二段 1.重点字词:若、辞、之、犹、已、然、许 2.特殊句式 省略句:公从之。(烛之武)辞曰: 3.内容理解 ①当郑文公听从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去见秦君时,烛之武是怎样推辞的?他这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臣之状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弦外之音: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此时的烛之武已到了70多岁的高龄。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了难以想象的寂寞和痛苦,因发出牢骚之气。 ②
文章写烛之武在接受使命时,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这些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4.段意归纳:临危受命 (三)第三段 1.重点字词:既、鄙、远、焉、陪、行李、共、济、封、肆、阙、说 2.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3.内容理解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分析烛之武言辞内容)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
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动之以利②厚邻薄己,不划算处处为秦着想, 晓之以理③存郑为友,好处多充分利用秦晋矛盾。 ④
晋国忘恩,不足信 4.段意归纳:说退秦师 (四)第四段 1.重点字词:微、因、与、知、易、不武、其、去 2.段意归纳:晋国退兵 内容小结: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反之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 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本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间斗争的复杂性。 五.探讨研究 1.试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①
烛之武: 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能深明大义,这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烛之武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他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对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打算。说辞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终于凭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②佚之狐 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也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③郑伯 临事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以“是寡人之过也”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身赴敌营。 2.
试析行文的伏笔照应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多处有伏笔与照应。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说明秦、郑间并无矛盾冲突,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致“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试析故事的曲折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则故事充满了波澜。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烛之武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郑伯自责,故事的情节又得以推进。又,秦国退兵 ,晋国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便平息了一场虚惊。文章跌宕曲折,很有艺术的感染力。 六.同步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D.焉用亡郑以陪邻 答案:/以:而,来,两项都是表目的的连词。A.介词,因为;B.介词,拿。 2.与“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才济济B.同舟共济 C.济世之才D.无济于事 答案:B/B和题干中的“济”都是“过河、横渡”的意思;A.形容人多,读音也不相同;C.救济;D.有益。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⑥\②④\③⑤ 答案:C/①③⑤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④结构助词,的;⑥代词,代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吾其还也 C.君知其难也D.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答案:B/还是,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其它三项的,代词。 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秦伯说,与郑人盟。 答案:CA.知~智 B.共~供 D.说~悦 6 .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答案:①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②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包裹、箱子等。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①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为何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②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版图;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 8.下列各句全都表明“阙秦以利晋”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邻之厚,君之薄也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④B.③⑤⑦ C.③④⑦&
nbsp;D.④⑤⑥ 答案:C 9.对上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开口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目的是想博取秦伯的同情。 B.夜缒而出的烛之武“敢以烦执事”,在大敌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C.文中借烛之武之口,说秦伯曾给晋君恩惠,指的是“许君焦、瑕”这件事。 D.
围绕“阙秦利晋”这个中心,烛之武说服了秦伯,终于使秦国撤军而去。 答案:D/A.是想消除秦伯的戒心;B.是一种委婉的外交辞令;C.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10.课后练习:文段试译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话的功夫使即将灭亡的郑国得以保存,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得到秦国在郑国设置戍卫的帮助,秦国才离去,怎么改变得这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附合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招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甘冒危险不是利益完全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难道能像这样吗?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彼此交往很长了,信义很深了,交情很重了。一旦被烛之武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利益了! 附:知识卡片 一.读音释义 贰èr于楚:贰,从属二主,对前主是反叛。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物)从上往下送。 阙quē秦:使秦(土地)削减。 阙què,宫阙;阙jué,厥,其。 杞qǐ子、逢pánɡ孙:均为秦国大夫。 二.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失其所与 ,不知
知-智 三.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用作使动,使…退。 夜缒而出: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意动,把…作边邑。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被削弱。 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到晚上 既东封郑:名词用作状语,在东边。 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动词用作使动,使…受侵损。 与晋人盟: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四.特殊句式: ①状语后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 ②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③
省略句 省介词: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介词宾语:敢以(之)烦执事 五.参考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还反附楚国。(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在驻扎氾水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必定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被灭了,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nbs p;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他)见到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被灭因而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烦劳您。越过其他国家来把远方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为什么灭郑来增强邻国(晋国)呢?邻国实力雄厚了,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让它成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您)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坏处.况且您曾经施恩给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您是知道的。那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自己的疆界,又想要在西边扩张它的领土,如果不使秦国被削减,它将要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使秦国受损害来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协守郑国,自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凭借过他人的力量却去损害他,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左传》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春秋》最初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