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二、介绍背景: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左传》简介
秦晋围郑形势图氾南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5分。计分点:1、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2、现在情况危急才来请求您,这是我的过错。3、越过别国来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4、如果舍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5、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它西部的疆界。6、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到侵损而使晋国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7、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达这个地步的。8、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所结交的同盟,这是不明智的。
“退避三舍”与“秦晋之好”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把“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课堂探究:围绕课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1、烛之武在什么背景下退秦师?2、为什么是烛之武可以退秦师?3、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而不退晋师?4、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5、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怎么样?……
重点突破: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第一步:坦言知亡,以退为进:使秦伯放松戒备;第二步:分析利害,攻其心理:存郑利秦,亡郑阙秦,使秦伯加兵之心顿减;第三步:陈述史实,巧施离间:晋忘恩负义,言而无信,使秦伯寒心;第四步:高瞻远瞩,釜底抽薪:站在战略高度看待秦晋关系,暗示秦国可能沦为晋国称霸下一个征服的目标,从而彻底分化瓦解秦晋同盟烛之武说辞虽仅百余字,善于分析利弊,善于揣摩心理,善于利用矛盾,委婉曲折,开阖跌宕,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其语言艺术具有很高的水平。
相关链接:1、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2、“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3、“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
写作训练发挥想像,将“夜缒而出”改写成一段话,自拟标题,要求运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突出烛之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