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最新教学资料 《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最新教学资料 《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ID:800417

大小:70.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窦娥冤》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3.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5.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教学重点: 即目标之⑵、⑶、⑷教学难点:    1.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耍孩儿]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1.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  2.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欲了解关汉卿,必得从他所写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着手。兹录其尾声为代表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予我这几般儿的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幽冥,天啊!那其间缠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正是关汉卿生活与性格的真实写照,多才多艺,而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为人豁达开朗,风流倜傥,滑稽多智,热情洋溢而不拘礼法。2.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3.中国古典十大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长生殿》——(清)洪升        《雷锋塔》——(清)芳成培4.中国古典十大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炳《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5.介绍元杂剧①剧本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行当   元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曲词   曲词即唱词,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宫调    音乐术语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音乐术语,有正宫、双调等名称。元杂剧有九个宫调。古有“五音十二律“。五音是宫、商、角、徵zhi、羽,即五个音阶(doremisolla)。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十二律是十二种定音位置。五音十二律配合起来构成八十四个调。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声为主的称调,但歌曲中实际上并不用这么多调。元曲中仅用十二调,  而杂剧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  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科范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介”,或通称科介。元杂剧中的科,一是指规定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样子;“做哭科”“做笑科”,就是要求进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二是指某种特写的舞台音响效果。如《汉宫秋》中的“内做雁叫科”、《窦娥冤》中的“内做风科”,就是要求后台根据剧情制造出雁叫或刮风的音响效果。宾白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6.元代散曲   从十二世纪前期到十三世纪后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形式,这就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元曲”包括杂剧、散曲两部分,但杂剧是戏剧,而散曲才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散曲兴起于元代。到了元代,散曲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异花独放。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他们也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在体裁上大致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套曲及其特点。7.散曲的形式特点:衬字;用韵;丰富的对仗方式。   前期套曲:马致远的《秋思》、关汉卿《不伏老》。后期套曲:睢景臣《高祖还乡》、刘时中《上高监司》、杨朝英的《阳春白雪》和《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三、作业:阅读课文,积累运用,小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A.楔子(xiē)   盗跖(zhí)   嗟怨(jiē)     前合后偃(yǎn)   亲眷(juàn) B.斟酌(zhēn) 罪愆(qiān)  衔冤(xián)   湛湛青天(zhàn)  杳(yǎo)无音信C.浣纱(huàn) 错勘(kān)   亢旱(kànɡ)   鳏寡孤独(ɡuān)  甘霖(lín) D.田畴(chóu) 埋怨(mán)   尸骸(hái)    哥哥行(hánɡ)    古陌(mò)荒阡(qiān)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径直、直接)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处罚) B.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处理)    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真的、确实) 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你道是暑气暄 (炎热) 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初一十五)                                        第 二 课 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本节课。二、速读感知,理清思路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    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可由多人共同完成)   楔 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张搭救;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三、重点赏析第三折。自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   理清第三折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四、赏析第三折第一部分: 1.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2.《端正好》曲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3.“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4.分析《滚绣球》曲这节文字:①《滚绣球》曲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兴的手法。)②[滚绣球]是( A )  A.词牌     B.宫调       C.曲目     D.曲牌③解释文中下列词语  a.合: 应该  b.糊突:混淆 C.错勘 : 错误地判断  d.怎生:   怎么④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D )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⑤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⑥《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⑦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五、赏析第三折第二部分:1.朗读第二部分。2.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提示:因为她不愿见到婆婆,怕引起婆婆伤心。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的本性。)3.作者为什么要表现窦娥善良的性格? (提示:窦娥的善良更显出冤屈之深,为后文的反抗精神起积淀作用。)4.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白,叙说窦娥的冤屈,在情节上起何作用? (提示: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毒誓作铺垫。)5.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个问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①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④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6.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 (提示: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另一方面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六、赏析第三折第三部分:1.“无头愿”是什么意思? (提示:意思是说自己的誓愿无根无据,但正可以表明其冤情。)2.“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典故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这两个典故主要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也是窦娥用以证明第一桩誓愿并非不能灵验,因为她相信自有天理在。)3.怎样认识三桩誓愿呢?三桩誓愿:①血溅白练②六月飞雪③亢旱三年   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4.监斩官说:“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这一说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反衬窦娥的确冤情深重,怨气冲天。)5.邹衍“六月飞霜”的典故起何作用?  (可以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6.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 (提示: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是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无可搜刮。)7.“东海孝妇”的典故起何作用?(提示: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8.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桩誓愿”中运用了三个典故,分析这三个典故的内涵。誓愿顺序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涉及人物            誓愿实质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苌弘杜宇    希望刑场上的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     六月飞雪    六月飞霜            邹衍        希望雪花覆盖她躯体,表明她的清白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冤          东海孝妇    不仅证明冤屈,更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提示: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七、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根据赏析概括)窦 娥:善良,质朴;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张驴儿:无赖狠毒、卑劣可憎的恶人。桃 杌:贪婪成性、圆滑老练、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昏官。蔡 婆:胆小、糊涂。八、概括主题:(根据赏析概括)《窦娥冤》是我国十大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窦娥》揭示的是元代社会的重重矛盾。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告的黑暗现实,正是通过窦娥含冤受刑的故事集中体现的。窦娥的曲词,道白,尤其是刑前三桩誓愿是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九、关于本色派的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十、写作特点1. 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通俗生动富有个性化的的戏剧语言   如《窦娥冤》全戏的高峰第三折,是一场唱工戏。开始的[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几支曲子,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了出来。窦娥胸中的激愤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等曲情绪陡然转化,从另一侧面表现了窦娥深沉细腻、忠厚善良的性格。十一、课堂练习1.让我们给这位善良的女性献上一副挽联吧。(选词填空)  贞洁敬孝, 哀怨  ①   ,雪飞六月;    ②   争抗,  ③  动地,    ④    。  填空参考词:①感天 ②刚烈 ③悲愤 ④亢旱三年 ⑤不屈 ⑥血溅白练2.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A.邹衍        苌弘       燕惠王     东海孝妇  B.邹衍        庄周       燕惠王     窦娥   C.杜宇        苌弘       邹衍        东海孝妇  D.杜宇        庄周       邹衍        窦娥3.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C,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  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4.背诵几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