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关汉卿和元杂剧有关常识。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3•分析并把握主人公窦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题。4.赏析本文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教学重点】1•分析并把握主人公窦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题。2.赏析本文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方法指导】在了解剧本内容和理清文章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题。【知识链接】1、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屮国十大古典悲剧:元代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马致远《汉宫秋》;明代冯梦龙《精忠旗》、高则诚《琵琶记》、孟称舜《娇红记》;清代李玉《清忠谱》、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方成培《雷峰塔》。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元代关汉卿《就风尘》、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惠《幽闺记》,明代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记》、吴炳《绿牡丹》;清代李渔《风筝误》。2、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Z冠。”关汉卿的作
品取材广泛,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木色而精炼,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3、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行动些(走快些)、没来由(没由来)、葫芦提(糊涂)、只合”(只应该)、也么哥(词尾助词)、“怎生”(怎么)。【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积累(A级)1、初读课文,给下面生字注音。埋怨()嗟怨()罪愆()盗跖()甘霖()萇弘()亢旱()错勘贤愚()前合后假()杳无音信()刽子手()湛湛()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孤身影只:杳无咅信:3、古今异义词:(只写出古义即可)糊突:正法:断送:你有其么话说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哥哥行:4、找出句中通假字: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二、熟读课文,理清情节。(这折戏可分为三个场面,即三个部分,试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血标上小标题)(B级)第一部分:(开头一一“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一一“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一一结束)三、通过朗读,品味窦娥的人物形象。(可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情景剧)(C级)
1、朗读第一部分,思考:【端正好】曲中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在【滚绣球】曲子中窦娥指天地斥鬼神。从这两首曲子看出她是个怎样的女性?2、朗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3、为了更好地理解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请大家阅读第三部分,完成下列表格:三桩誓愿目的六月飞雪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四、探究与对话1、通过上面的朗读和品味,全面概括窦娥的人物形象:2、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你认为,作者使用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质朴无华、感情真切,很好的刻画了戏剧人物,请结合下列曲子认真品味。(1)《滚绣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2)《快活三》《鲍老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五、课堂小结【学习反思】(自己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六、拓展阅读
1、“萇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①.“萇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萇弘死于蜀,藏英血三年,化而为碧。②.“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谱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Z下霜。③.“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FI:“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屮枯旱三年。2^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Z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字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探儿(小厮)。③剧木的构成:剧本由唱、科、口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
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白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Z妙”,正说明这一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3)梳理课文结构(4)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字徳辉。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屮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鸭古鸟,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ss-粒铜蜿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屮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Z-0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岀时一木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学(bd)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彳来儿(小厮)。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本学案“拓展阅读”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自主学习】一、初屮时我们学习过儿首元曲,请默写下来。二、自读课文,学握基础知识1、注音
罪愆()看觑()提防()蓦过隅头()无捱无靠()学老()秀闻()田畴()鳏寡孤独()燕侣莺倦()倒闽()撚断()浣纱()红鸾天喜()前合后偃()牺惶()讼庭()错勘()杳无音信()萇弘化碧()盗跖()勒死()邹衍()古陌荒阡()亢旱三年()缥纟相()亲家()当堺卖酒()刽子手()2、整体把握(1)再读课文,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2)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这折戏可以分为几个场面?表现了窦娥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3)窦娥发了哪三桩誓愿?发的三桩誓愿化用了哪些典故?(4)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3、具体分析窦娥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合作探究】窦娥曾指天骂地,为什么在临死前还将平冤昭雪的希望寄托于上天?
【过手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楔子(xie)盜跖(zhi)嗟怨(jie)应验(ying)前合后偃(van)B.罪愆(qian)亲家(qin)衔冤(xian)连累(心)湛湛青天(zhan)C.牺惶(ql)错勘(kan)亢旱(kang)主角(ju6)鳏寡孤独(guan)D.埋怨(man)尸骸(hdi)提防(忖)变徵(zhi)哥哥行(h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忤逆昭障披枷带锁意兴阑珊B.痊济寒喧肖堺涤器插科打诲C.嫡亲顷刻燕侣莺畴金榜提名D.症候造孽萇弘化碧杳无音信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直接)当骂呵,则处分儿句(处罚)B.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炒哄我(岂敢)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真的、确实)C.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你老人家放精细些(聪明)D.只合把清浊分辨(会,应当)不提防遭刑宪(料想,想到)3.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朵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5、最能体现课文主题思想的一句唱词是()A.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B.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A.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吋运,不明不暗负屈含冤。6、对文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A、“萇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萇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吋驳斥了监斩官的话。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I)、四个典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7、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第二课时答案【自主学习】—•、2、⑴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婆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2)第一场面:解赴刑场(哭诉场面)——怨第二场面:诀别婆婆(诀别场面)——悲第三场面:刑场三愿(发誓场面)——恨(3)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典故:望帝啼鹃、萇弘化碧、六月E雪、东海孝妇(4)不行,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是要楚地抗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3、窦娥的性格特征及意义。窦娥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善良质朴、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形
象,她默默承受现实的苦难,不惜自我牺牲,対亲人充满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同时她具有不廿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如开始寄希望于官府能还她清白,但是当她认识到现实官府吏治的黑暗本质后,她的思想性格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第三折中,窦娥在赴刑场途屮咒骂天地“怕硬欺软”、"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对所谓的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天地的咒骂,实际是对整个不合理社会的咒骂,表明无情的现实使窦娥醒悟,她要向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抗争。临行前的三桩誓愿,更展示了她不甘屈辱的刚毅性格。《窦娥冤》这部作品通过塑造窦娥这样一个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的女子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与抗议,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璀璨夺目的瑰宝。【合作探究】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屮,皇帝(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口居。窦娥生在窦天章这个落魄书生之家,深受政权与神权的影响,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时,她依然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只是临上刑场时,她方才清醉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真面目。于是,在《滚绣球》屮,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t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将平冤昭雪的希望寄托于上天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过手训练】1、A2、D3、D4、B5、A6、C7、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亢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