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说课稿雷雨的说课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雷雨》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年级下册18课《雷雨》。下面我从下面七个方面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教材设计、说板书设计、说课堂评价、说资源开发。 【说教材】 二年级下册一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 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第三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第四单元用心思考用于创造、第五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第六单元培养优秀的品质、第七单元正确看待问题勇于思考、第八单元走进科技世界。 我要说课的内容在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一共有六个模块:导语、17、古诗两首、18、雷雨、19、最大的“书”、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园地五。 《雷雨》内容: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 -1- 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了解本文描写雷雨的顺序。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模式】 根据我校有效教学模式,低段语文生成课模式,设计了以下七个模块: -2- 1、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2、回顾预习,合作交流 3、走进文本,了解大意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5、尝试交流,提出问题 6、回授目标小结归纳 7、达标检测导学评价 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边读边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1、课前三分钟背诵和天气有关的诗歌或者古诗。 2、教师谈话导入。
3、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课前背诵与天气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的各种现象,进而引发学生对雷雨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教师口述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 二、回顾预习,合作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3-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合作读生字,交流办法 设计意图: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读文,读准字音。 三、走进文本了解大意 1、学习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朗读。出示生词,各种形式朗读。 同桌互读,交流识字办法。 出示句子,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3、分段朗读课文 4、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1、这篇课文二会字只有四个,完全可以通过联系课文的词语和相关句子把生字记牢;而且,这一环节让学生学充分了,有利于下一环节学生的读文。 2、同桌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四、指导书写语句训练 出示:垂、乱、沉、蝉、蜘蛛。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4- 师范写,强调。 学生练写,组词,造句。 设计意图: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形美就是结构美。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知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从字的结构入手,注意观察,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捷径。 五、尝试交流,提出问题 本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雷雨,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六、回授目标,小结归纳 设计意图:总结课文,提出下节课要学习的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预习。 七、达标检测导学评价
1.课文描写了“雷雨‗‗‗‗、雷雨‗‗‗‗、雷雨‗‗‗‗”的景象。 2.连一连 yāluànchuíhóng 垂虹垂乱 设计意图:针对目标“会认本课生字、知道本文写雷雨的顺序”设计填空,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18、雷雨 -5-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课堂评价】 1、口头评价:适度有效的表扬和委婉含蓄的批评相结合 2、书面评价:一是采取大小组加减分捆绑评价,二是个人喜报奖励 3、体态动作评价;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 4、展示评价;课文朗读、写字展示等 【资源开发】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课文中相关的插图。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2、课外资源的利用;课后适时加入了“拓展”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语文。 以上的教学思路,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坐的各位领导、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于香笛 20XX年5月14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