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是把《哈姆雷特》放在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下的重新演绎。此部影片在继承莎士比亚剧作方面抓住了作品中的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主要体现在:描述了人性与欲望的同时将其塑造得更加合理;塑造了关的形象的同时也把这种关表现到极至;延续死亡阴影的同时有了新的诠释。关键词:《哈姆雷特》;《夜宴》;电影改编;人性与欲望;美的形象;死亡阴影21世纪,中国现代大众传媒和娱乐业发展迅速,《夜宴》对莎士比亚戏剧改编从不同层面反映出现代大众传媒和娱乐业的某些特征,可以说它是当代艺术商业化的产物,最为重要的是此部影片在继承莎士比亚剧作方面抓住了作品中的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笔者就《夜宴》与《哈姆雷特》的人性与欲望、塑造的美的形象、延续的死亡阴影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人性与欲望’人性与欲望一直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悲剧作家的艺术功力并不止于斗争方式的选择和呈现,而是从引发斗争的矛盾两极在对抗中所产生的张力去寻求理想与现实人生与社会的集结点。而人性也是一个内涵与外延的有机统一体,内涵有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观念、理想;外延则关涉到社会、时代、民族、环境、文化”。在《哈姆雷特》中,人性中的种种都有体现:克劳狄斯为了权欲而弑兄与夺位;格特鲁德为了情欲而委身叔叔,全然不顾国王新丧不久,就“迫不及待钻进乱伦的裘被”;主人公哈姆雷特,他的理想是单纯与热烈的,他的心智是理性与沉着的,他总在不断地进行灵魂自审。但在父王的突然死去与母亲的突然改嫁的唐突现实面前不知所措;在充斥着情欲与权欲的丑陋现实面前显得苍白脆弱。“莎士比亚透过人性的表层描述,如主人公的言行,疯子的心态,哲人的思想,沉潜于痛苦的深渊,去剖析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执着探求理想的人性”。对于《夜宴》,连导演冯小刚自己都说《夜宴》是一部关于人性与欲望的电影。他说,每一个人都是因为欲望才参与到这个事情里的。欲望不是指他一开始就要做这件事,而是说他是在不断地膨胀和变化,是被这个欲望驱动着,一步步地走向深渊的。在《夜宴》中,厉帝为了权欲谋害自己的哥哥,逼迫自己的嫂嫂屈服他的淫威,并用权威镇压反抗者,想方设法刺杀太子;殷太常为了生存,趋炎附势,同时也助纣为虐;婉后由当初的情欲上升到权欲⋯⋯人性中有好有坏,《夜宴》主要是揭露恶的方面。电影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罪恶”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往往是因为人要“自保”。比如皇后,第一步要自保,他委身厉帝,眼睁睁地望着极力称自己为皇太后的裴洪杖毙于庭下。第二步要保太子,婉后委身于厉帝是为了自保,同时也为了保太子。她几次救太子于危难之中,甚至公然与厉帝作对。当她发现太子保不住的时候,她就要自己干,毒死厉帝,夺取皇位,切切实实成为众人之上、以为可以由自己支配生死权的女皇帝。但欲望的极点也就意味着毁灭,在最后一幕,婉后被一柄天外飞来的越女剑所杀,其实也就是被自己欲望所杀⋯⋯这样设计比较符合人性,让影片中的人物在欲望里迷失,让事情变得无法控制,促使事态不断发展和演变,情节也一浪高过一浪,并不断涌向高潮。在《夜宴》的拍摄过程中,导演试图把人性欲望的膨胀和孤独表现出来,这一点在片中确实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尤其是几次《越人歌》响起的时候,如影片开场被皇上派去的九人羽林军刺杀太子无鸾及伎人时的悲壮场面;再如青女因太子发配契丹而在家不断哼唱《越人歌》的痴情场面;以及青女在夜宴上为太子而歌的惨烈场面等都把人性中的种种完好体现出来了。影片的人性与欲望的主题最后又由主角用赤裸裸的语言灌输到观众的脑子里,此举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低估了观众的悟性。但是我们应看到冯小刚导演是多么迫切地希望观众明白他所要表达的这个关于人性与欲望的主题,应看到他的良苦用心。二、美的陨落
美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戏剧《哈姆雷特》还是电影《夜宴》都塑造了美的形象,这就是单纯善良圣洁的“奥菲莉娅”,可最终这种美又陨落了。奥菲莉娅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剧中的一个美丽善良、纯洁可爱的少女。她的生活原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充满希望与幻想,然而现实却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她被罪恶的社会给吞噬,悲惨地死在一条寂静的小溪里。奥菲莉娅是宫廷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天真单纯,有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当时的她是幸福的:拥有真挚的亲情之爱,在她眼里父亲波洛涅斯和哥哥雷欧提斯是那么爱她,而且十分关心她的恋情,为她的幸福而思虑;同时她有着纯真的爱情,哈姆雷特是爱她的,两人在爱情的玫瑰园里共同编织童话。本是幸福快乐的她却因宫廷的阴谋斗争而成为可怜的牺牲品,她的精神支柱被残酷地抽走了。她视若生命的爱情与亲情被活生生地剥夺:亲爱的父亲被爱人哈姆雷特误杀,哈姆雷特则疯疯癫癫说一些话来刺激她。一切的一切都令她痛苦不堪,最终精神崩溃失常。她哼着歌在皇宫里游荡,手中拿着采摘的野花,皇宫中的有良知的人都在为她惋惜。最后她失足落入一条溪流里,随着流水飘向远方。她安详地睡在水上,在天堂低唱着那古老的恋歌,她逝去的生命连同一世的恩怨情愫都被包围在一片寂静无声的虚空中了⋯⋯她的死催人泪下,她的死是一种美的陨落。《夜宴》则把“奥菲莉娅”塑造到了极至,大臣殷太常的女儿青女也是一个天真无暇的女孩,她的父亲殷太常与哥哥殷隼呵护着她。为了她,他们听命于婉后,公然违抗厉帝的命令,在流放的路上救下太子。可青女的生命中几乎只有爱情,她最爱太子,心中想的念的都只有无鸾。但太子的心中只有昔日的青梅竹马婉后,可青女并不在乎,把爱人当成一个人的事。她在梦中与所爱的人交流,享受着不求回报的爱。青女唯爱情是重的单纯美好是片中紧张阴暗气氛的解压点,是全片的“呼吸”。如水般单纯的性格让她活在对无鸾的无尽思念中,明知“心悦君兮,君不知”,却为心中没有结局的爱情执意等下去。她无所保留地牺牲了自己的全部,坚强的意念让她敢于在狠毒、强势又充满嫉妒的婉后面前证明自己对太子执着的爱,哪怕遭鞭笞与囚禁,她也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动摇她对爱的信念。最终她不惜失去生命,只为在夜宴上为寂寞的太子歌一曲。这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脆弱生命在颠破道德、倾轧争斗、浑噩阴险、欲望吞噬的宫廷中逝去,成为了可怕的政变、复仇、欲望的殉葬品。她的爱纯净圣洁,虽然有点傻,近乎一厢情愿,但任何一个观众都会因她的痴情动容震撼,甚至垂泪。尤其是最后的那幕,她将自己所有的热爱与情怀化作一场表演,只为了纪念心爱的太子,最终饮下罪恶的毒酒。但她还是值得的,含泪死在心爱的太子怀里,同时也让太子知道有人懂得他的寂寞,也得到了爱人的伤心泪。她唱着太子的歌,也就是寂寞者的《越人歌》,带着美丽的幻想飞向自己的天堂⋯⋯三、关于死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戏剧的始终。先王在花园睡觉时被自己的亲弟弟克劳狄斯将毒药灌入耳朵;大臣波洛涅斯作为克劳狄斯的帮凶,躲在帷幕里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交谈时被哈姆雷特误认为是国王克劳狄斯而把其刺死;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娅因其最爱的父亲被所爱的恋人哈姆雷特误杀而发疯,最终坠人一条小溪而溺死;王后在观看击剑时因口渴而喝了一杯下了毒药的酒,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中毒而亡;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在国王克劳狄斯的挑唆下与哈姆雷特比剑,结果被哈姆雷特用毒剑刺伤而死;国王克劳狄斯自己则在阴谋被揭穿而激怒哈姆雷特,被其用毒剑刺杀,还硬灌入一杯毒酒;主人公哈姆雷特也因中毒剑而死⋯⋯《哈姆雷特》的深远影响离不开死亡气息的渲染,也离不开这种宿命的无奈。《夜宴》无疑延续了《哈姆雷特》中死亡的阴影,同时对死也有着自己的诠释:先帝死于弟弟之手,幌子变成毒蝎子;青女是因为纪念心爱的太子而献歌舞,结果喝下阴谋的毒酒;殷隼因自己的妹妹被杀而去刺杀婉后,反被婉后割断了喉咙;太子为了心爱的婉后而挡殷隼的毒剑;厉帝则因苦苦恋着的婉
后竟然想致自己于死地而甘心饮婉后为他准备的毒药;婉后则在电影的结束时被一柄不知来自何人之手的剑刺中心脏;殷太常虽没死,但他的女儿青女与儿子殷隼在这场阴谋中死去,他也被流放,其实此时的他已是心如死灰了。影片以死亡开始也以死亡结束,在开场的刺杀太子的场景中,可怜又无力的伶人就成为争斗的牺牲品,他们是那么的无助,而羽林卫则是那么的凶残,鲜血溅在竹排或白色的宣纸上,非常惨烈与悲壮;杀人的刽子手羽林卫完成不了任务时也免不了死亡,他们骑马列队在桥上,等待着死亡的宣判。之后他们从容地依次挥刀自杀,鲜血染红了桥面,也染红了桥下的河流。在影片的最后,主角依次死去,死在阴谋中死在争斗中或死在情感中⋯⋯死除了带来恐惧外,同时也有深刻的意蕴,就像一个作家所说的:死是伟大的激情的唯一纯洁美丽的终结。像青女,整日生活在对无鸾的幻想中。她的生是一种虚无,也是一种痛苦,所以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美好的结局。尤其是最后她终于死在爱人的怀里,同时也得到了他的伤心泪。还有无鸾,他的性格中有太多的忧郁与犹豫,软弱的他偏偏又生活在一个充满阴谋与斗争的罪恶社会。他一直在犹豫与内心挣扎,对于他来说死也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美好的结局,所以在他为婉后挡了毒剑躺在婉后的怀里时,说了最后一句话,“能死,真好”,这就是他的真心话,死是他想要的归宿。《夜宴》淡化了死的意义,渲染着死亡的悲壮,似乎不是为情就是为权,或是成为争斗的祭品。这种死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阴郁。同时也传达了现代人的生死观与价值观,死是这么的轻而易举,也没有任何征兆。曾有学者指出,“电影并不是20世纪HUMANBE1NG1人文的艺术之一,它是2O世纪唯一的艺术”。而电影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大众化的艺术,并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商业化艺术。“作为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电影在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时,会更多地依赖色彩、图象、场景等内容,倚赖镜头距离、画面置换、音乐音效等技术,来表达莎士比亚原作以诗的语言来表达的内容。这时的观众,与其在读或听莎士比亚,不如说是在看莎士比亚,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时与莎士比亚的距离更为接近更为直观”。《夜宴》不仅利用电影的优势把《哈姆雷特》的经典本质保留,同时又使得影片接近当代大众的口味,这是作为《哈姆雷特》的改编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表现。导演冯小刚在进军“大片”、进军世界电影市场的时候,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市场,而是有其远大抱负与雄心壮志的,这就是:希望进入全世界共同的美学起跑线,在共同的美学跑道上与全世界的美学大师、艺术大师同场竞技,并且,进而尝试挑战全世界最高的美学水平。诚然,想跨越文化的鸿沟,尽可能地降低西方观众理解故事的难度,所以选择在西方家喻户晓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可行的尝试。尽管观众对《夜宴》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时甚至批驳胜过赞扬。但我们必须看到此部影片让经典作品在当今商业化社会里继续存在并产生意义的成功一面,同时也应该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去观看与评价《夜宴》。参考文献:[1]黄玲.内在悲剧与外在悲剧的完美融合一比较《哈姆雷特》与《原野》中莎士比亚与曹禺的人性探求[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2:45—46.[2]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丁.朱生豪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776.[3]黄玲.内在悲层4与外在悲剧的完美融合一比较《哈姆雷特》与《原野》中莎士比亚与曹禺的人性探求[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2:46.[4]陈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