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说课稿任凤兰一、教材的理解。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非常喜欢小动物,而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会朗读问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四、设计理念: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在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五、教学流程: 1、课前谈话:猜谜语。 2、比赛开幕,激趣导入。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比赛开始,了解动物尾巴特点。
(1)了解参赛动物,学习生字。 (2)学习第一、二小节。(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二两个小节或者三、四两个小节。) ①学习读问句。 ②学习句子,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练读第一、二小节。 5、复习巩固生字。 6、写字练习。 7、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比尾 巴 猴 子 长 兔 子 短 松 鼠 好像一把伞。
《比尾巴》教学反思刘英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第10课《比尾巴》一文中,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同桌对读、师生合作读、男女读、找好朋友读等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1、注重情境创设
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创设一个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和你熟悉的小动物打声招呼吧!”“小动物看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瞧,它们都出来想请小朋友当评委了,你们愿意吗?”在学生的“小松鼠,你好!”“小孔雀,你好,我叫***。”……这些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2、趣味对读,熟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学生走进了文本,对所学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他们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当评委,融入课文情境:评委们,最想评出哪个项目呢?然后让学生评动物们的尾巴。如此设计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有了上面观察和练说的基础,学生要读好课文并不难。接下来,我安排了趣味对读: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个伙伴,你问我答地来读一读课文吧。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然后男女对读、小组合作对读、配上节奏读、和老师合作读,抽出几个生字让学生比赛读,再把生字放到句子里检查读。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同形式的读,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读书训练之中,学生想读、乐读,在读中感知、理解。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倡导师生的平等对话。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脱离教师自己学。因此,教学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学习,我只是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自学的效果。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需求的是合作型、创新型人才,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和老师合作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好朋友读,最后同桌间相互读,再让学生评价同学和老师的朗读,意在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物,能与人进行正常交往,和睦相处。 4、不足之处。 (1)在设计本堂课时,我力求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可是由于课堂应变能力不够随机应变,所以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够好。 (2)教师在评价语言的设计上还要加强,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体现的更明显。 (3)在板书设计上还可更活泼些,例如可以用些小动物的图片,从而使板书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