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字形演变、字形联想、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通过比较认识“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们、个”2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自读课文,寻找圈画课文信息,知道是“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青蛙写诗。3.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荷塘图片,学生看。教师引导:孩子们快看,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揭题: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4.认识“写、诗”这两个字。“写”:认识新偏旁“秃宝盖”,与“宝盖头”作区分,回忆自己写字的过程,理解“写”字的意义。“诗”: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二、初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重点注意听清字音,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4.练读:老师领读,男女生分读,同桌分小节读,指名读并正音。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2、识记生字“点”:在火的上面放了一口锅,有人拿着勺子在搅拌。认识新偏旁“灬”,学生观察说一说新偏旁的样子,主要关注点的方向。“雨点儿”:学生观察拼音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导读好儿化音。以后看到有这样的拼音,就要读成儿化音。“要”: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上面的部分很像“西”,但有不同,下边是一个“女”字)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开火车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4、齐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过渡:青蛙开始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1、学生自由读文,找一些,都有谁来帮忙了?用横线画一画。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3、我们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来帮忙的?(1)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2)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过”:加一加:辶+寸=过,换一换:对——过。组词:过去、过来、过年。 “给”:加一加:纟+合=给。用“给”字说一句话。 “当”:注意下面部分的开口方向。(3)男生齐读第二小节。4、我们再看看,水泡泡是怎么来帮忙的?(1)学生读小节。(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5、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一串水珠)“串”:(1)用象形记忆法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2)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猜,猜时要用上“串”字。黄色的、弯弯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一串香蕉)甜的、圆的、有紫的、有绿的(一串葡萄)用棍穿的、红红的、外边挂糖的、吃起来甜酸的(一串冰糖葫芦)(3)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们”: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以”: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6.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7.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青蛙,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青蛙就可以回家了。 8.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再次读课文。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点的起笔要略低于撇,第四画的竖收笔要略高于第二画的竖,第四画的竖靠近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个”。 (1)引导学生观察“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撇捺要舒展,竖写在竖中线,对准撇与捺的交叉点起笔,但不能碰到。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3.展示优秀的和有问题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4.再写一个。五、留悬念那么“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是怎么帮助青蛙写诗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学写“下、雨”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3.感悟诗歌内容,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和上节课认识的朋友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2.齐读课文,整体回顾。 3.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个疑问吧。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听下雨的声音)创设情境:快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
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启发学生体会青蛙的兴奋,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还记得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联系课文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他们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逗号歌: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常常来帮忙。句子中间要停顿,逗号就在中间藏。句号歌: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读书见他要停顿,写话断句不能掉。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2-3小节。能背的背下来。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5.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首诗,青蛙写的诗里哪里有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请你圈出来。6.再读这首诗时,要注意些什么?(句号停顿长一些,逗号短一些,省略号要读得好像话没说完)7.谁再来读读?(指导读出不同的感觉) 8.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下”:回忆联系“上”,说说这两个字之间的不同,自己尝试写一个。“雨”:1、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2.教师范写指导。 3.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4.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