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成都二十中刘晓英教学模式介绍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情境性教学”、“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并且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放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使学生在解决了一个个生动而且真实的问题之后,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而建构的教学模式称为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中的“锚”指的就是由教师所创建的有情节的故事事件或者问题,而创建这些真实的事件或问题的过程就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课程环节: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抛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探锚)—交流评价,巩固练习(定锚)—课后反思,改进不足(思锚)设计思路说明本文教学可以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给学生以熏陶。以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入手,体会写法上的精当之处,进而作为写作借
鉴。阅读中,有几个疑难处要注意激起学生的思考探究,进行精当的点拨,比如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等等。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文章的谋篇布局很精巧,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特别是将“历程”这一长时间概念浓缩到两件趣事上,非常节约笔墨。而将“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到高中时代进行科学实验,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就非常分明了。而文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想象力、乐趣、实验精神)则可以给青年学生很大的启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梳理、概括文章的能力;2.学习化大为小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把握文意;2.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文章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文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教学难点】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及其意义;2.作者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语,简单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教学过程
一、【抛锚】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有多少同学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呢?可能小的时候有,现在犹豫了吧?为什么犹豫呢?是不是因为觉得太难了、太艰辛?《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启示和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怎样的教育历程。二、【探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独立阅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等途径,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做好记录。1.了解作者加来道雄及其科学成就。2.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及结构。探究写法上的精当之处。3.概括文中的两件趣事和高中阶段的经历,思考这些事情是如何引导作者走上物理学研究的?4.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5.文中“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三、【定锚】交流评价,巩固练习(一)交流评价1.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1)行文及结构:第一部分(1)总说童年趣事引导“我”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第二部分(2-14)叙述作者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以及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第三部分(15-18)高中时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2)作者将“历程”这一长时间概念浓缩到两件趣事上。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3)
第一件趣事是作者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作者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象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第二件趣事是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让他感到“激动人心”,并且“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表现出他的毅力与恒心。因此,高中阶段作者大异于其他学生地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4)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必需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以及实验精神。他们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还要有勤奋钻研的精神与毅力恒心。2.老师进行点拨、评价和补充。(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①“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②“它们为谁连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他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④“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2)作者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想要告诉人们“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①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②“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③“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的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二)巩固运用1.学习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相互交流并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2.假如有一位动物“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种行为,它写了一篇“科普文”《人类行为之谜》。你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一回代笔人怎么样?四、【思锚】课后反思,改进不足学生比对交流分享与老师点拨指导,反思自主阅读思考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自我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