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建筑的特征
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3.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目标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罗马的圆亭和中国的天坛
法国的凯旋门和中国的琉璃牌楼
巴黎的图拉真纪念柱与中国的华表
20世纪五十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抚砖痛哭;因不能挽救北京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梁思成失声痛哭。梁先生为什么痛哭?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008年江苏省东台市西溪大量古建筑被以“旅游开发”的名义非法拆毁!2009年2月镇江在旧城改造时已经拆毁五十多处文物古建筑。2009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雨燕因古建筑大量拆毁锐减近乎消失。大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2015年,200年徽派古建筑因拆迁废弃被运往美国重建了。。。。。。五十年之后同样的事件一再重演!!
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梁思成先生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大家对我们祖国的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通过品读这篇科学论文,还可以感受到梁思成先生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的审美境界。
作业城市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它与传统建筑真的是水火不容、截然对立的吗?对中国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