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高中语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说木叶(高中语文)

ID:804453

大小:589.8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说木叶 一、文学常识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后,他作为一名自由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又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与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他 对陈子昂、李白等具有浪漫风格的初盛唐诗人及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巅峰——盛唐诗歌情有独钟,提出了最著名的“盛唐气象”说;凭着诗人特有的艺术感悟,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对盛唐时代的诗歌风貌作了十分精彩的阐述。他认为,盛唐诗体现了一种“开朗的、解放的”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骨干的少年精神”,这种精神,充满了“青春气息”“乐观的奔放的旋律”。“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是林庚对盛唐诗歌所作出的两个极为传神的概括,抓住了盛唐诗歌的精髓,是不同凡响的创见。 二、背景材料新诗的创作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然后发展到现在,诗坛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寥寥无几,知名诗人海子卧轨自杀,顾城杀妻后自杀……针对这种现状,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的《说“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象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目标一 分析作品的标题,理清文章思路1.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解读探究: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文章的行文思路将如何安排?好的题目会引起读者的注意,枯燥深奥的题目会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心理? 答案: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目标二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2.体会下面语句的丰富含意。“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解读探究:本题就是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应联系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答案: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这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一是使读者更多地想到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二是“木”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于“木”在形象上具有树所不具备的艺术特征,因此,“木叶”突出地成为我国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目标三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3.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解读探究:本题考查“引用”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文中引用的大量诗句是作为论据出现的,无疑是为论点服务的。答案: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概念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种类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引用的作用 特点1.言简意明。2.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3.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4.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注意点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2.引用原话,如果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 目标四 探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4.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选择其一举例说明。解读探究:此题考查大家对文本的探究能力。生活中的许多实物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人性化的色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意境。思考本题时可多联想以前学过的古诗文。 答案: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它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1.精彩回放“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技法点拨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通过引用大量的诗句的方式,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3.成功运用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去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作文《知之·行之·思之》)点评:作者从引用“易有三训”导出“常识”的三种境界,与“常识”的平面理解相比较,其深刻程度是要高人一筹的。4.我来试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