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高二语文必修5《说“木叶”》(1)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组名:日期:2014年月日主备人:雷瑞霞备课组长:史华蓉【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本导学案完成时间为45分钟。【独学环节】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笔记、反思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林庚(1910-2006),字静希,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还著有《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2、释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3..课前预习看拼音写汉字: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tiáo()远cén()阳无fánɡ()lǒnɡ()首寒zhēn()wéi()杆shū()朗秋风niǎoniǎo()xī()窣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起舞4.填空:不尽长江滚滚来化作春泥更护花。二、摘录课文中的诗句7
【对学、群学、探究质疑环节】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笔记、反思三、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2“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3.读第四段,请思考:“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4.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5.、概括“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课堂检测】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笔记、反思课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涔(cén)阳 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 垂手可得 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 突如奇来 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 方枘圆凿 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 毫无二致 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7
【课后作业】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笔记、反思作业: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2.下面诗中“柳”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不尽一致,试作一点辨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7
探究答案:1:、“木叶”为历代诗人所钟爱。2.在“木”字3.秋风叶落的季节中5.它“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课堂检测 一、1.解析:A.萧萧xiāo落木;B.无妨fánɡ;C.漂泊bó。 答案:D 2.解析:A.垂—唾,奈一耐,B.奇一其,团一谈,D.捍一悍。 答案:C 解析:1.答案:B2。“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思路导引:要从词义的轻重上来辨析词语,如“震动”指一般的摆动或摇动。而“震荡”是持续的、轻微的摆动或摇动。也可以是程度、高低不同的辨析。作业: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分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自然的活力。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7
户县第四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高二语文必修5《说“木叶”》(2)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组名:日期:2014年月日主备人:张丽备课组长:史华蓉【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使用说明】本导学案完成时间为45分钟。【独学环节】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笔记、反思一、自主研习1.本文写“木叶”真正目的是什么?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出文中阐述的语句,反复朗读。2、你喜欢“木叶”还是“树叶”,能否结合你喜欢的诗句,点评推荐。【对学、群学、探究质疑环节】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笔记、反思二、1.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抓关键词句,相互讨论,合作探究)•2.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重点研读第四至第六段的内容填表说明“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树叶 木叶 落叶 7
3.从我国古典诗歌中,找一找含有柳,酒,雁,梧桐、雨等字的诗句,说说它们特定的文化意味。【课堂检测】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笔记、反思1.课文是如何一步步的“说‘木叶’”的?第1至第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形象的关键在一个“”字。第4至第6段说明了“”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小结“”“”的异同,说明了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就一字千里。2.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离别之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恨之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思念之情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忧愁情绪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脱俗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圣洁坚贞7
【课后作业】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笔记、反思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