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披情导入: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说“木叶”作者:林庚
学习目标:
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著名学者、诗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既是诗人又是学者。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林庚
字词正音袅袅涔阳极浦万应锭灼灼窸窣亭皋迢远寒砧筌庾恽
字词正音袅袅niǎo涔阳cén极浦pǔ万应锭dìng灼灼zhuó窸窣xīsū亭皋gāo迢远tiáo寒砧zhēn筌quán庾yǔ恽yùn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现象)(特征)(总结)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二、初读,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三、细读,思考1、阅读1-3段,思考:先分析每段讲了什么,再讨论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文章分析“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一自然段:
木叶?字面树叶(不常用?)叶树(常用)(常用)考虑简化使用发展引申落木(舍“叶”用“木”)字面落叶(舍“树”用“木”)关键在“木”字??不考虑简化使用树叶≦木叶落叶≦落木使用频率字面理解意象容量字面理解
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作者谈论了哪些文学现象?
关键点在“木”字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
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阅读课文主体部分做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2—6自然段的内容(段意)第2段:指出“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多用木叶、落木,而极少用树叶。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虽然两者概念相同,但在诗歌形象上大有区别。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