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改定)
加入VIP免费下载

谏逐客书(改定)

ID:805468

大小:1.62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了解李斯其人及《谏逐客书》的背景。2、掌握《谏逐客书》的观点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体会课文采用铺陈、排比和对偶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特色。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早年曾为小吏,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老鼠哲学”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 后入秦,拜为客卿,为秦王嬴政推行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与赵高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被赵高陷害而腰斩。 李斯之死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陷害韩非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李斯不仅能理政、善文章,还精书法。现存《泰山刻石》不仅为李斯所撰,且为李斯所书。鲁迅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战国末期,秦、楚、齐等大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斗争的策略主要是“连横”和“合纵”。 何谓“合纵”、“连横”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东西相连,故称连横。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弱国抵抗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连横:与“合纵”针锋相对,战国时张仪等游说六国诸侯,让六国共同臣服于秦国。“合纵”、“连横”政策的实质是战国时期大国为拉拢别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李斯上《谏逐客书》的原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史记·李斯列传》) 战国末期,秦国不断进攻六国,大势趋向统一,当时六国有识之士纷纷到秦国为客。客卿的增多影响了秦国贵族的权势,激化了客卿与贵族的矛盾。赢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国贵族发觉韩国水工郑国入秦劝说秦王修筑注溉渠,其真实目的是借助修建浩大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牵制秦国,延缓东伐韩国的进程。 这一计谋被发觉后,秦国贵族借机煽动秦王驱逐一切客卿。他们认为来为秦国效力的客卿,都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国家而离间秦国的。于是秦王下令逐客,身为客卿的李斯亦在被逐之列。李斯对秦王的举措十分痛心,为即将实现统一的秦国感到惋惜。于是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文章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的心,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题解《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逐客”是指驱逐来自其他诸侯国而为秦所用之人。名之为“书”,是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语气谦和,迎合日理万机、野心勃勃的秦王的性格。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给人以明快之感。观点明确,但语气婉转。他对秦王下逐客令的前后因由只字未提,只是对“逐客”发表看法,“窃以为”,用自谦、商量的口气,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臣闻吏议逐客”,针对官吏的议论发表看法,避免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秦王,让他有回旋的余地,便于收回成命。这样做的好处是去除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下文的展开提出了一个总纲。 宋人李涂云:“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文章精义》)此话虽然不无溢美成分,但这个开头的确很好。 2、列举四位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暗示逐客之非。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先写秦始皇十九代祖穆公由于任用客卿而成就了霸业。“昔穆公求士”是下四句的总提。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渲染穆公如何重用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由西到东,强调人才来自各个方向;“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由宋到晋,强调人才来自各个诸侯国。其弦外之音是:穆公对“客”采取“求”(取、得、迎、来)的态度,而你(秦始皇)却采取“逐”的态度,这正是鲜明的对照。接着归结为“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遂霸西戎”。“不产于秦”明点着一个“客”字。 次写孝公用客卿成功的例子。他任用卫国人商鞅,实行了变法,人民因此富足,国家因此强盛,百姓愿意为国出力,诸侯亲顺听命,从而打败了楚、魏的军队,攻占了千里土地,至今统治巩固,国力强大。 三写惠王用客卿魏国人张仪计谋成功的例子。先分写攻占韩国的三川,西并巴蜀两国,北收魏国的上郡,南取楚国的汉中等地。然后总写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占据了军事上的险要地带,又割取了经济上的富庶地区。作者突出方位,采用赋的铺陈笔法,造成了“东南西北”四面出击的弘大气势。写惠王向四面扩张,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灵活多变,又气势逼人。 最后写昭王用客卿魏国人范雎成功的例子。他得到范雎之后,废黜穰侯魏冉,赶走华阳君,强固了王室的权力,杜绝贵族豪门干政的弊病,逐步吞并了诸侯,使秦能够成就帝王业。穰侯和华阳君都是昭王的舅父,他们依仗宣太后撑腰,在朝掌权三十多年。昭王用范雎之计,罢两人的官并将他们放逐,这是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的气势转向急迫,连用了几个简短有力的句子:“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 顺理成章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进而合乎逻辑地断定,“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再宕开一笔,以假设的口吻,从反面进行假设和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巧妙的笔锋唐彪的《读书作文谱》中有这样一段话:“文章说到此理已尽,似难再说,拙笔至此,技穷矣,巧人一转弯,便又另是一番境界,可以生出许多议论,理境无穷。若要更进,未尝不可再转也。”李斯便是这样的“巧人”。前段文章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客何负于秦哉”的道理,论证了“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的论点,文意已尽,似已无话可说了。可李斯却巧妙地将笔锋一转,由回顾历史而写到眼前的现实,生出一段新的议论,真有如奇峰突起! 3、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此段意思分为四层: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例,设问作结。用“今陛下”三字与上段的“昔穆公”照应。先从正反两方面铺陈秦王所用宝物均来自异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连用七个排比句来铺陈,“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用词精确。并指出:“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隐含一个“客”字)“而陛下用之,何也?”一问,截住上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并引出下文。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这一层以玩物为例进行推论。作者提出“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这一假设,巧妙地承接上文,有力地转出六个“不”字句:“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西蜀丹青不为采。”连环推论,揭露矛盾。六个“不”字,有力地论证“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弊病。无论第一层用七个动宾句作正面铺写,还是第二层用六个“不”字句作推论,都是强调秦王重视异国珍宝,重物轻人,这与昔日秦君重视异国之才的作为,恰恰相反。 第三层,“所以饰后宫……适观而已矣”,指出“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如果“必出于秦然后可”,则秦王喜欢的美女和音乐都无法享受了。两个“不”字句分叙“饰后宫”(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和“充下陈”(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以秦王重异国之色反衬出轻异国之才之荒谬。 “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照应“娱心意、悦耳目者”。李斯指出敲击瓦罐瓦盆,弹奏秦筝,拍着大腿打节拍,呜呜呀呀地歌唱,娱乐耳目的,这才是道道地地的秦国音乐。而郑、卫之国的乐曲和《韶虞》、《武象》这样的高雅古乐,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抛弃敲击瓦罐瓦盆而采用郑、卫音乐,弃掷粗犷原始的秦声而欣赏高雅精巧的《韶虞》,揭示秦王欣赏异国之乐而轻异国之才的荒谬。 “若是者何也?”的设问与第一层中的设问“而陛下悦之,何也?”相呼应,自问自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同时也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王对异国美色、音乐的喜爱,揭示出秦王对异国人才“一切逐客”行为之荒谬。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这层以秦王对待异国人才和物作比较,承接上文,“今取人则不然”,指出待异国之人不如待异国之物,明白指出秦王的态度的荒谬——“不问可否”,不查问具体的“客”可用不可用;“不论曲直”,不管逐客合理不合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呼应题目之“逐客”。 以下顺理成章,推出结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这样看来,秦王您所看重的只是色、乐,珠、玉(“色、乐、珠玉”四字概括了本段所铺叙的宝物、玩物、美女、音乐等。),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李斯以成就秦统一天下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异国人才的错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斩钉截铁的结论,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这段举例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云:“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覆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其一,设彩奇丽。“设彩”就是绘画中的着色。文章也是如此。设彩既可以使用有颜色的字眼,如“建翠凤之旗”的“翠”,“西蜀丹青不为采”的“丹青”。设彩也可以不靠颜色字眼的,如“昆山之玉”、“宛珠之簪”、“阿缟之衣”,“郑卫之女”等,是用著名产地来设彩。“随和之宝”、“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等,是用名牌来设彩;“灵鼍之鼓”、“犀象之器”等,是用质量优良来设彩。通过这样的多方设彩,宝物便显得琳琅满目,富丽珍奇。此处设彩所运用的词藻,虽不免给人以夸饰之感,但却是贴近秦王的宫廷生活的,因为秦王平时所服用的宝物和所爱好的美女就是丰富繁多的。 其二,句多排比。“致昆山之玉”等七句,每句字数相同,结构完全一致,是一组很好的排比,它将秦王喜爱珠宝的特性表现得十分突出。文章读来,但觉其气势充沛,不可遏制。“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等六句,也极有气势,表达效果很强。 4、由论述事实转入论理,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先从正面说理,“臣闻地广者粟多”连用三个比喻,暗示人才众多对国家有利。这一组排偶句,推出下列三组排偶句:“是以泰山不让土壤……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以高山、大海为喻是陪衬,为了引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暗示秦王应该王者不却众庶”,不拒绝客卿的归附。这种类比推理加排比,气势充沛。 这三组排偶句又推出了新的结论:“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那个国家,顺天应人,得到鬼神祝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这是从正面阐明纳客的重大意义,用“无敌于天下”的功效来激励秦王,这是诱之以利。 接着就说明逐客的危害,“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由五帝、三王之作为转到今陛下的作为。用对偶的句式,加强句意,使文章气势充沛。句末警语“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包含的两个比喻,既形象又概括。指明逐客的实质就是以人才资敌,削弱自己,壮大敌人。这是惧之以害。难怪秦王读了,立即撤消逐客之令。 第四段,不仅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做法导致两种结果(“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使天下爱之士退而不敢西乡,裹足不入秦”),以此说明逐客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5、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今陛下致昆山之玉”一段;“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昔缪公求士”一段;“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收结“臣闻地广者粟多”一段,进一步说明逐客之危害,逐客的错误在于致国困危,“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并呼应篇首论点,结束全文。 《谏逐客书》的效果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史记·李斯列传》) 总结全文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谏逐客书”考题借古讽今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07年大学语文考题中要翻译李斯写的“谏逐客书”,对此,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指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等名句刚好借古讽今,要执政者广纳人才不要太“本土化”,李斯此文写于2000多年前,虽然古老但文字流畅不冷僻且格局恢宏,台执政者也应效法秦王善用李斯等来自中原的外来族群才能一统天下。 (一)层层深入。从全篇看,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文章开头提出“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的总论点以后,集中了足够的论据,如江河直泻之势,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 (二)正反论证。如第二段列举秦君大量重用客卿的史实以后,先从正面论证“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充分肯定了客卿对秦国的突出贡献。然后从反面论证:“向使四君者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如秦王好恶和逐客“以资敌国”的两段,都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前后呼应。首尾两段遥相呼应:开头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结尾一段推出“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呼应开头“窃以为过矣”。又如,末尾一段的“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每段末尾几句都呼应论点,与首尾两段有机地组成统一的整体。 (四)巧设排比。作者善于巧设排比,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如把“穆公求土”,“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 又如,描绘秦王好恶时有七个结构相同的排比句(“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气势宏放,论证更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文运用大量排比句,犹如长江波涛,滚滚而来,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排比句具有对偶性质,更增强了句式的对称美和音调的节奏美。 (五)善用比喻。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的愚蠢行为,非常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文采斐然。如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之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宝一段,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充满了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具有赋的特色,成为先秦散文向汉赋过渡的桥梁。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重要段落文义理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听说宗室大臣们商议决定驱逐一切客卿,私下认为这是个错误。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五个人不生在秦国,而穆公任用他们,并吞了二十个小国(部落),得以在西戎称霸。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了许多落后的风俗习惯,人民因而丰足兴旺,国家因而富裕强盛,老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各国顺从听命,打败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统治巩固,国力强大。 惠王用张仪之计……功施到今。秦惠王采用魏人张仪的计策,攻占了三川地带,向西并吞了巴、蜀两国,向北收取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汉中,吞并了楚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了鄢城和楚都。向东占据了成皋的险要地带,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向西来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雎……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秦昭王得到了范雎,罢免了丞相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的权力,杜绝了贵族豪门的权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并吞各诸侯国的领地,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伟业。这四位国君都凭借客卿的功劳而成就大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呢?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当初,如果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肯接纳他们,疏远贤才而不重用他们,这就会使秦国不会有(今天)富裕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 今取人则不然……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如今选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有用没有,不论是非邪正,凡不是秦国出生的人一律离开秦国,凡是客卿就一律驱赶,既然如此,那么你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而轻视的却是人才了。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啊。 臣闻地广者粟多……故能明其德。我听说土地辽阔,粮食就富足;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舍弃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造就它的深广,国君不拒绝百姓的归附,所以能使他的高尚品德昭明。 是以地无四方……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本国还是他国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着美好,连鬼神也会降福。这就是三皇五帝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你却抛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国,驱走客卿而去帮助诸侯各国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才退避而不敢向西走,停止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种做法就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夫物不产于秦……不可得也。物产不出产在秦国,值得珍爱的很步;贤才不出生于秦国,而愿意效忠的也很多。现在你驱逐客卿去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去增强敌人的力量,在国内使自己虚弱,在国外与各诸侯国结成怨仇,这样做,要想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办到的。 [重要段落简析]1.阅读本文的第二段。(1)这段中心论点句是:(2)文中铺陈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建功的目的是什么?(3)这段中所用的几个具体论据是:(4)这些论据属于哪一种类别? 2.阅读本文第四段。(1)概括这一段的中心论点。(2)这段话可以划分几个部分?请概括层次大意。(3)这段什么地方用对比?目的何在? 3、阅读本文第五段。(1)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论证法?(2)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