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谏逐客书》有感——优秀文秘与伟大政治家思想交融的传世经典李斯的《谏逐客书》堪称中国古代优秀文书写作的典范,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触。文章开门见山,层层紧扣中心论点,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加以论断,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平实有力,字字铿锵,直击人心。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未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琬、冯阶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这就是史书上关于李斯生平的简介,不可否认他一生所作出的贡献、成就可谓卓著,秦国若是没有他的帮助,虽不至于不能统一天下,但至少也会晚很多年,法家思想的指导,“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统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为秦所用,直接推动了秦的大一统进程。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
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斯“谏客”的语言艺术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如果当时被驱逐的人中没有李斯,他是否会上书这样一篇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是一个“政客”,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一个“政客”,以自己的升迁前程为准则。他知道上书如果被秦王采纳了,自己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会被秦王重用。而政治家则是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他没有这样博大的胸怀,这个却又是韩非所具备的,而韩非又是重在理论思想的研究;李斯的实践,将法家思想用于秦的治国,韩非的理论,发扬了法家思想,一个是提出,一个是使用,韩非提出的理论绝大多数都为李斯采用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韩非可谓是李斯的“军师”,而李斯也因此将法家的思想用在了实践,让后世的国家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因此思想上韩非自然远高于李斯,而从政治和作为方面讲的话李斯远超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虽师承儒学却成于法家思想,这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儒学研究方面虽没有突出的成绩,却仍对法家思想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法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儒学的一些影子,李斯对荀子的思想既有吸收也有摒弃,他强调人要接受教育和约束---韩非和李斯接受了他的“性恶”观点,才有了后来法家思想中用法律来约束人们,荀子的“性恶论”与李斯趋利的人生选择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影响了仕途前程,他果断的写出了《谏逐客书》这样一篇经典名作,也因为这篇文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李斯在得知自己亦在被逐行列之后,可谓立即就上书秦王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反应给秦王,体现了一个优秀秘书对事情的敏感、重视,当然,很可能是因为事情涉及自己才会有如此迅速敏捷的反
应。无论如何,及时有效的反应都体现了秘书文书处理的时效性。重要事情是不容许拖延的,“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发现才能及早预防。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功效。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接下来,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肯定不会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功成名就”,“统一霸业”是每个君王的梦想并一生致力的目标和方向。李斯作为一个“政客”,一个政治家,他深知说话的艺术,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一句话怎样说易于被君王接受,清楚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话要被人听进去,首先得了解这个人,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这样的文书是属于上行文的。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谏言不被采纳倒是小事,一不小心搭上自己的生命就值不得了。“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在《说难》中也如是说,可见此处的“逆鳞”就是君主的自尊了。魏征之所以直于进谏,是因为他遇到了唐太宗这样一个明君,“忠言逆耳”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真正做到采纳每一个正确的意
见就不容易了,当君主自己做出的决定遭到大臣的异议、否决时,都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君无戏言”的尊严受到了威胁。在暴怒和焦躁的情绪中肯定不会听进去大臣的话,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的,可是因为那样的自尊心作怪,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立马就“收回成命”立颁新文。这时就需要一个时机、一个人来给他一个台阶下,说话的艺术在此时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提出的意见既要让他觉得有道理,又要让他感到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案是自己的功劳,最终的决定是需要自己肯定才可以实施的。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李斯只是一味地向秦王求情不要逐客,相信只会令秦王把客逐得更快,更决绝。李斯在这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和事佬”的身份,这与秘书的工作是极为相似的,秘书在遇到一件事情时虽不至于“直言进谏”,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自己给出观点、意见时,此时必须站在上司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就算是有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未经过上司同意首肯之前都是不具有实施的效用的,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后不忘加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不知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将最终的决定权交予上司,这是优秀文秘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不归功于自己,不过分的显示自己的才能,其实你的才能上司是知道的,秘书的不居功,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得到更好的机会,秘书应该耐得住寂寞,懂得默默无闻。李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秘书,他了解上司,懂得察言观色,在一系列的论证说理后,将逐客的种种弊端暴露于秦王面前,让秦王自己来抉择,无疑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选择接受谏言,秦王更不能免俗,因为他懂得趋利避害,也因为他想一统天下。李斯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开始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
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显然,在人际交往、察言观色、眼界、城府方面韩非明显处于劣势,因为才能卓著让李斯深为嫉妒,最终韩非终因自己的才能被李斯杀害。这也不无讽刺,有才能的人却不容于世!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只要有才能,只要可以为我所用,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去处和归宿。当然,那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贤人雅士就得另当别论了。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士族还是王侯都会有幕僚或是门客,这些门客、幕僚都是集聚四海的人才,王侯士族将其养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出谋划策,这当中有的人是出于爱才,也有的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权倾朝野,或统一霸业,而这些门客就是自己政路的垫脚石了。秦王要想统一霸业,当然就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助,这就存在一个双向的“利用关系”,秦王借助谋士贤臣的帮助实现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谋士通过秦王的任用使自己的政治谋略得以实现价值,均让他们功成名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最终得以“双赢”。李斯这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政客,他无疑是成功的,助秦实现大一统,施展了自己的政治谋略和抱负;作为秘书也是一个优秀的高级秘书,自己的谏言得到上司采纳,并因此而升官加爵,可谓平步青云,仕途顺利。然而,最终却不得善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锋芒太露。这对于后世也不无惊醒之意:作为一个秘书,应正确认识及定位自己的位置,不可锋芒过露,不可一心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