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及作品主题3、理解归纳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水浒传与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施耐庵。作者简介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这部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作品简介
古代小说之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施耐庵的《水浒》——最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男人要生存,不能没智慧江湖的快意其实一点也不让人快乐。人在,欲就在,处江湖之远也无法逃脱人性的种种。想象力的一次重大突破。古代狂想曲。大观园儿女情长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关于林冲,你了解多少?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
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打方腊后,在杭州染了风瘫,不能痊愈,被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关于林冲,你了解多少?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字音:1、赍发( ) 投奔()玷辱()2、模样()酒馔()3、尴尬()呐出了()虞候()连累()4、髭须()提防()5、洗漱()消耗()6、盘缠()7、彤云()仓廒( )8、毡笠()拽()9、庇祐(佑)()草帚儿()10、掇()11、屋檐()央浼()12、肐察()搠倒()剜()通读全文,正音正字jīáozhuàngāngàzīměishuòdīmúbènnèdiànhàozhuàihòubìlěishùpánchántóngzhānzhǒuduōyángēwān
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喝彩(hè)砧辱模样(mú)B、酒撰调和(tiáo)迤逦朔风(shuò)C、差拨(chāi)彤云(tóng)洗漱央浼(měi)D、提防(tí)仓廒(áo)吹撼毡笠(zhān)C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D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整体感知(1)序幕(2~5)开端(6~9) 发展(10~12)高潮和结局林教头沧州遇旧陆虞侯密谋陷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文章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
第二课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描写。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金枪将”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他们有什么区别?明确:“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思考:文章什么地方体现了“豹子头”的特点
补充情节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序幕沧州遇旧知
序幕——巧遇李小二林冲是如何陈述自己的遭遇的?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了你夫妻两个软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随遇而安,不思反抗语言描写
开端买刀寻仇人
性格特点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得过且过,委曲求全……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思考: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
发展接管草料场
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态度?(1)复仇的念头已经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2)危在旦夕,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性格特点: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性格特点:谨小慎微,唯恐出事
思考问题:通过前三件事,可以看出林冲什么样的性格?想做奴隶而不得中国人最能忍耐,吃苦耐劳是中国人的最大优点。罗素曾说:中国人的性格中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们的忍耐了。在中国的很多谚语就体现了忍的主题: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字头上一把刀。祥林嫂
高潮*结局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
作品为什么详写庙外三人的对话?明确: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写。对以前的情节做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过程,并有陆谦亲口说出,更能激起林冲的怒火,促使他做出手刃仇敌的壮举。
“泼贼哪里去!”“奸贼!你待哪里去!”“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性格特点:英勇果敢愤而抗争
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他“提了枪”,“投东去”,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故事情节在达到高潮后到此结束。
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从“忍”到“狠”转化的?
问题: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道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相国寺里辱娇妻白虎堂上设奸计野猪林中谋性命火烧草场断后路
明确:“逼”。高俅一步一步把他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最后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才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林冲高俅抢老婆远刺配谋性命逼忍再忍忍无可忍反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
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山梁上逼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漫天风雪,无尽悲伤,正义已死,问苍天,路在何方?熊熊烈火,长天茫茫!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一把刀,一杆枪,把江湖走尽,不再彷徨!请您欣赏:这首礼赞英雄的歌
思考:为什么高考时会下雨?
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了凄凉的气氛3.烘托了人物悲惨的命运4.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5.为端午的投江埋伏笔6.与下文即将到来的美好小长假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课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分析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方法。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说明他细心缜密。长期的曲折遭遇,养成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为日后林冲市井沽酒,归来草屋风中倒塌,只得破庙投宿埋下伏笔。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5.老军交差一段,介绍草料场内外情景和办理交接手续时,有风雪中岌岌可危的草屋状况描写,老军酒葫芦的交代。
林冲没有任何的思想和精神准备来应付突发的事变,有助于向更高潮的情节推进。6.林冲到破庙“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牛肉下酒”。7.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往东走,陆虞候放火从西面而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题目是否可设为《林教头山神庙手刃仇敌》思考:
分析环境
三.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4.在本篇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描写的方式(1)直接描写风雪(2)侧面描写风雪:描写人物行动不忘风雪(人物的动作、感觉)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2)暗示、推动情节发展关于“风雪”
分析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直接描写林冲初到草料场。纷纷扬扬、卷、一天林冲出门沽酒。那雪正下得紧。侧面描写林冲看住处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摇振林冲回到草料场。已被雪压倒、被雪水浸灭人物林冲的感觉。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林冲出门。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林冲回来。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的奔到林冲到山神庙。先取下毡笠子……早有五分湿了沽酒返回时。到晚越下得紧了。手刃仇敌。大雪铺地,火光冲天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风雪隔门偷听途中见庙压倒草厅投宿庙中大石倚门身寒沽酒
①渲染气氛。大雪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②推动情节发展。③烘托人物。烘托了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变化。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风雪”的描写赏析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悼林冲:雄豹生平未举头, 艺高一世不风流。 东京城里逞豪俊, 白虎堂前作楚囚。 夜雪茫茫心觉冷, 山旗猎猎志含羞。 从来杰士无佳运, 最是教头催客惆。
《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并在产生之始就深受低层民众的欢迎,根本原因就在于小说所展现出的激动人心的英雄豪侠气概。在日常生活中,低层民众往往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只能忍辱受欺,面对统治阶级时也往往敢怒不敢言,《水浒传》通过塑造一大批传奇式的理想人物,快意恩仇、豪气干云,让人们在现实的污浊与压抑中,获得暂时的生命力舒张的快感与心理满足。另外,小说所描绘的不分三教九流、贫富贵贱欢聚生活的场景,又投合了商业文化、城市文化加强时期民众生活的最高理想。
拓展升华《水浒传》与“侠”文化侠——凭什么惊天动地? 凭什么热血奔涌? 凭什么梦牵魂索?
从战国到晚清,二千余年,中国的封建时代虽然经历了数十个王朝,数百个皇帝,但社会的性质和风气,却老是像铁板一块,难得有所改变。贵者生即贵,贱者生即贱,不平等,不自由,长夜漫漫,人们仰望星空,却只有一弯冷月,几粒疏星,难得将这长夜照亮。皇帝不可期。 清官只是凤毛鳞角。 隐士山人不关世事、不问疾苦。 佛道神仙看破红尘,自管自个儿消遥。侠,横空出世——不是官而敢操生杀、不是隐而不仕朝廷,不是仙佛而节义过人、功力超人……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见不平仗剑而起,是英雄;难酬蹈海,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英雄舍身点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英雄苍茫大地,英雄浮沉,谁是真英雄!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饱含着梦幻与荣光的意志,无论于理是合是悖,无论于法是反是违,侠永远执著心中不变的追求。而这追求,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在执法不公正时,在合情不合理时,侠者蓦然回首、横空出世,代行着公平执法、救难救急的使命……
快意恩仇,挥洒博豪情——豪爽而豪迈;轻生重义,仗义为游侠——壮伟而崇高;一诺千金,剑出不空回——气出正如虹;横行长街,浪迹走天涯——潇洒又逍遥。侠,在中华的民众意识里,就这样竖起一座光荣与梦想的丰碑。
林冲身上的“侠义”精神结识鲁智深棒打洪教头火并王伦解救李小二手刃仇敌扶危济困、不图回报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嫉恶如仇、豪气冲天
中国人历来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拜,让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叫作“侠义”的东西,现实主义的蒙蔽或许能让这种豪情一时消减,但这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精神不会消失。当你在公交车上遇到扒手,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是“侠义精神”;当你面对贪污腐败忍无可忍,敢于检举揭发,这也是一种“侠义精神”。“侠义精神”不是对于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个人英雄的自我陶醉,而是对于民间力量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努力补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当代人的“侠义”精神
当代人的“侠义”精神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王选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当代人的“侠义”精神
《水浒传》中最具悲剧性的形象——林冲
《水浒传》中写的108将,不同的英雄走上梁上的过程也不同: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而林冲走上梁上的道路却是充满艰辛酸苦的,可以说是刀架在脖子上踩着荆棘走过的。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气”的不满情绪。
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绝望的过程,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从以后章节里可以看到,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官逼民反,各个阶层的受压迫者都揭竿而起,走向造反的道路。林冲是受压迫者中的一员,像他这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如此下场,何况一般平民?所以出现方腊、宋江、王庆等农民起义军也是自然的,乱自下生的根源是乱自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