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人说是江苏兴化人;也有人说原籍苏州,后迁兴化,居淮安。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依据。作者简介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作品简介
《水浒传》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古代小说之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施耐庵的《水浒》——最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故事梗概: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就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一死,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不久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而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
疏通情节
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买刀寻仇草场交接出门沽酒刺杀仇敌隔门戏上梁山
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序幕)第二部分(2-5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开端)第三部分(6-9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小说的情节及结构:
揣摩人物
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插叙: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话: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陆虞侯等人的阴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买刀寻仇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未遇仇家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陆虞候等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开始:心有疑虑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接着:想安稳过冬后来:祈求“神明庇佑”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4、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情节性格街头遇旧看守草场风雪复仇正义感强软弱动摇初步反抗并不坚决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走向反抗之路密谋加害(主线)(副线)
1、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思考并讨论: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2、下面两句话表明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体现了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无可奈何的性格。明明是高俅设计陷害了他,他却说自己冒犯了高俅;明明自己是清白的,却自称是罪囚;明明自己是八十万的禁军教头,又是李小二的恩人,却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3、试填写在各个不同场合林冲的性格特点及变化。1)在沧州遇旧时:2)听说陆谦的密谋后:3)买刀寻敌未遇时:4)接管草料场之后:5)在山神庙亲闻陆谦的阴谋后:6)杀死富安、差拨、陆谦等人时的表现:心地善良,安分守己燃起复仇火焰,激愤轻忽,松懈随遇而安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忍辱负重,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林冲
分析环境
难点探究: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细节:那些不易被人注意,而又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神态。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推动情节发展。
试找出几处细节描写并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1)开头陆虞候等人“闪”进李小二的酒店,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作用: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作用: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作用: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景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点明时代(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4)表现主题(5)推动情节
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做景物描写,试找出几处景物描写。思考讨论:
A、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B、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C、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1)直接描写风雪
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D、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E、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2、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风大雪紧喝酒驱寒看到山神庙草屋倒塌山神庙安身挡风雪石块靠住庙门避风雪陆虞候直奔庙里来雪夜复仇
主题思想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林冲的性格表现为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表现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逼上梁山”这个主题,深刻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