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河北承德第一中学张春荣067000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2、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3、学习本文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利用插图及文本找“套子”。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教学难点:1、别里科夫为什么能辖制全城?2、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找出表现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生活及思想方式,从而更深刻地探究其时代意义。2、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扩展作品丰富的内涵,启发学生多维思考作品折射出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咱们同学中有没有参加过葬礼的?你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一般都是非常哀伤与悲痛的,可是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死却使人觉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我们不禁要问,他生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人们对于他的死会有如此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打开多媒体)二、教学过程,质疑讨论: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生前的照片,谈谈“别里科夫”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插图找出别里科夫身上有形的套子)有形的套子主要指生活方面的:l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棉大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着耳朵眼。l生活习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都统统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棚;睡觉蒙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2、除了加在别里科夫身上有形的套子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套子存在,下面同学们再回到课本上找一找,看看课本上别里科夫的形象是怎样描述的?(在课本上找出加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还有无形的套子)无形的套子主要指思想方面的:l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师)所有的这些特征都表明他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首先是他古怪的行为方式。无论什么天气,他出门的时候总是套着雨靴,带着雨伞,穿者暖和的棉大衣,其次是他偏执的心理特征,他想给自己安上一个精神外壳,缩回过去,缩回古代,免受现实生活的刺激;他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规以外的东西。让我们觉得别里科夫不止是具有怪癖,简直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了。他的语言套子似乎是最为“标准”“规范”的了。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响彻他的一生,成了他的生活态度。这一套子禁锢着他,一直到死也没有解脱。3、老师有一个疑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和进步的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4、我们都说爱情的魔力是神奇的,可以使冷酷的人变得温柔,使绝望的人又重燃希望之火,那么当神奇的爱情从天而降砸向别里科夫的时候,有没有打破这个套子呢?(找同学复述爱情情节)华连卡是一个快乐活泼开朗的,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的人物,敢想敢说敢做,如骑车事件,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力量;相比较而然别里科夫则是一个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性情孤僻的人,这样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人,他们的爱情注定会以悲剧收场,就连爱情之剑都无法射穿裹在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可见这个“套子”实在是顽固不化,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5、他不仅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还扩大套子的外延,去套他周围的人、学校以至全城都被他辖制了十几年,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为什么他的威力会那么大呢?请同学找一找相关的段落。“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我们说整个城市的人们是被一种恐惧笼罩着,就连别里科夫也是时时刻刻生活在一种恐惧当中,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恐惧使他的同事们敢怒不敢言。而恐惧产生的根源是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和漠然,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多媒体投出背景介绍)这篇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
。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通过背景补充我们知道,之所以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强大的沙皇统治作为后盾,受沙皇政府的毒害,他的言行与思想都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6、假如我是一个法制日报的记者,想现场采访一下参加别里科夫葬礼的人,对于别里科夫的死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人们为什么不敲锣打鼓地庆贺呢?为什么说生活还那样压抑、沉闷呢?(用文中的话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找同学读一下)“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呢!”别里科夫代表的是一类人的形象。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说明只要沙皇专制制度存在,就会有象别里科夫那样的套中人存在。要消灭这种装在套子里的胆小、保守的人,就要消灭适合他们生存的那种制度。任何一个时代,胆小、保守是要不得的,应该勇于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潮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迁移训练:别里科夫是死了,但是生活中还有多少像他那样的套中人还活着呢?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头呢?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多媒体打出下面一段话)在小说的结尾处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分析的很有道理,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如何说的?他认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这就是根源所在,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如虫豸一般苟延残喘。这样的例子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如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多媒体)《变色龙》中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的不同而瞬息万变的态度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丧失人格尊严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咱们周练还读到了他的另一短篇小说(多媒体)《小公务员的死》中的小官吏仅仅因为在戏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液喷到前面一个大人物——将军的头上,而因此变得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尽管将军并不在意,他却一次次地找上门去解释,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对他疾言厉色起来,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那情景简直令人不忍卒读。(多媒体)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现实的白色恐怖使人人自危,人们千方百计地要保护自己,把自己装在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套子”里。像别里科夫那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想方设法地“
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人呢?总结一下别里科夫的形象首先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在客观上却助纣为虐。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同时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别里科夫,实际上也是一个受害者,“套子”在危害别人的同时,也毁坏和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性。因此,纵观他的一生,又是可悲可怜的。通过他在婚姻事件引起的冲突中,我们足可以看到他悲剧性的一面。因而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是复杂的,既可憎可恶又可悲可怜。8、总结:评述别里科夫的一生致别里科夫沉重的希腊文压弯你的躯壳,愚蠢的沙俄大衣裹住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权柄的黑伞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么?岸然的大盖帽也难掩住伪君子的面影。你的墨镜全然滤去春天的色彩,塞耳的棉花却敌不过飞鸟的齐鸣,你有嘴,只会念叨残喘的文告,而你的双脚,永远永远在污泥辙印中踽踽独行。你活着――是一只口袋,妄图将世界塞进你的套子;你终于死去――遗憾那一抔黄土没能埋葬你那游荡的幽灵!三、讨论:(学生讨论)我们说,别里科夫虽然走了,但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
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呢?(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讨论一下)(四人一组)提示:譬如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我们说人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这种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持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总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如法律规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四、板书设计:1、人物:虚伪顽固保守2、主题专制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