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学案本文是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作为学案设计,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2.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特点。(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2、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2.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三、学习过程:前置性学习1、结合图片(PPT出示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的嘴()的,小鸭子的嘴()的。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合作学习1、学习第1自然段,看第一幅图。(1)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2.学习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结果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2)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爪……嘴……)(3)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学习第3自然段,(自读2遍)看第二幅图。(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4.学习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二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②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飞快的游到,坐在自己的背上)④小公鸡被救起后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感谢小鸭子)四、教师点拨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五、课后作业
观察插图,想象对话。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