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课后反思《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好,怎样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一年级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这样认记生字:“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拆分生字部件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故”“乡”等。但是将汉字的认识穿插在整个古诗的诵读中破坏了整个诵读氛围。使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没有一个巩固复习的过程。二、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表达感情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受到知识能力和生活体验的限制,在学习古诗时,无法自己通过对字词的理解来引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所以我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反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一开始的读正确,到后来的读好停顿,最后的配乐朗诵。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不仅巩固了所学习的生字,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诗情“其义自见”。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眼前的画面,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李白的思乡
之情。感觉效果不错。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导课,还是拓展延伸,一直在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通过故事大比拼,来复习巩固以前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让孩子们感受到积累古诗词的成功喜悦。通过作者李白的介绍和李白的古诗单,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李白的作品,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喜欢积累优秀诗词的兴趣。由于时间关系,写字指导上只指导了“思”和“床”,学生书写后也没有及时的点评,今后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