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静夜思》教学设计

ID:813245

大小:403.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静夜思》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语文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语文教材人教2001课标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低年级阅读方面的要求,“诵读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古诗《静夜思》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文语言”优美、博义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特别引入了“平长仄短”读古诗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音乐资料,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前后对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走进“诗人”内心的“穿越”之旅。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课《古诗二首(二)》中的一首古诗,《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对《静夜思》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他们在学龄前就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因此,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仍是难点。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引入了“平仄读诗”的环节,并结合介绍李白颠沛流离的一生,通过不同诗句的对比,体会诗人面对明月独坐,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方式与手段: 展开想象、交流研讨、对比思考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技术准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学会“故、乡”两个生字,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背诵古诗。2.学习平长仄短读古诗的方法,体会与普通读法的不同。1.3.通过不同读法体会、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不同读法体会、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语言文字优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出“平、仄”,学习平长仄短读古诗的方法,体会与普通读法的不同。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巧解诗题1.问题导入现诗题。(1)同学们,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现在的教室吗?(生:静)(2)那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静呢?(生:夜)(3)只有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生:思)(教师随答板书)2.组词释义解诗题。(1)谁能用“思”组词?(生:思考、思念……)(2)这里的“思”应理解为?(生:思念)(3)让我们一起来解一解这题目吧,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诗人的思念。3.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结合生活情境,逐字呈现,组词解题,让学生明白诗人要表达的是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诗人的思念之情”。】二、诵读古诗,体悟诗情1.初读古诗导语: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是谁在思念呢?他又在思念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2.了解诗人(1)反馈交流。①看来同学们读的都很好了,你以前知道这首诗吗?②你知道是谁在思念吗?(生:李白)③你了解李白吗?能不能介绍下你了解的李白?(2)资料展示。(ppt)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现存诗作近千首,代表作有《静夜思》、《蜀道难》等。人称“诗仙”。【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去查找关于李白的生平介绍,课上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独立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的补充材料,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扩大积累的意识。】3.随文识字(1)理解“故乡”。①同学们,李白究竟在思念什么呢?(生:故乡)②结合诗句理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低头思故乡)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故乡?你的故乡是哪里?④小结提升:故乡是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俗称“老家或家乡”。(2)学写“故乡”。①导语:不论是北京的同学,还是其他地方的同学,我们都同样喜欢、热爱自己的故乡,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这两个字写好,对吗?②给“故”组词,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生字含义。故事:大家都爱听故事,讲故事。故人:就是老朋友。故居:曾经居住过的房子。③“乡”,(把“纟”最后一笔“提”换成“撇”。)多像弯弯曲曲回家的小路呀!④指导书写。学生观察,教师范写。⑤学生描红、书写。⑥展示、评价,改正后再写一个。【设计意图:字不离文,“故乡”二字首先出现在“诗句”这样的语境里,其次出 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里,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它的含义。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字义,用换一换、想象的方法形象记忆字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两个字深深地的印在学生脑海里。】4.理解诗意(1)寻找诗中意项。导语:同学们,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让他想到了故乡呢?(生:月亮、月光……)(2)想象画面。导语: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静静的夜晚,李白辗转难眠,他坐起身子,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寒霜。李白不禁抬头,看着那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思念起了自己的故乡。(3)带着你的想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李白此时的思乡之情。】5.平仄读诗(1)导语: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体会出李白的思乡之情了吗?(生1:体会出了。生2:没有。)(2)有的同学有体会,有的同学没有,那让我们换一种方法去朗读,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既然是古时候的诗,我们还是要用古时候的方法去读。①讲“平仄”。提问:我们现在的汉语拼音有哪些声调?(生: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讲解:古时候的汉字也有自己的声调——“平声、仄声”。现在的一、二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平声,现在的三声、四声、轻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仄声。为了方便,我们用一条横线来表示平声,用一条竖线来表示仄声。②标“平仄”。下面请同学们把书上这首诗的平仄标出来。(3)读古诗讲解读法:标好之后让我们试着读一读,注意平声要读得长一些,仄声要读得短一些。(教师领读、自由练习、指名读、集体读。)【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古诗,使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 6.体悟诗情导语:思故乡啊!思故乡!李白的故乡到底在哪儿?(播放音乐)(1)介绍李白的生平。出示:唐朝版图导语: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在这里他生活了5年,5岁的小李白跟随着家人可谓是不远万里来到了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可是个爱故乡的人,他长大以后把自己的号都起作“青莲居士”,李白在这里整整生活了20年,25岁的李白为了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他仗着一口宝剑开始游历整个大唐王朝,可唯独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更别提远在万里之遥的碎叶城了,所以,每当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李白思念故乡时,总是会吟诵这样一首诗……【设计意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李白那颠沛流离的一生。从而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古诗的意境。】(2)联想思念的对象。导语:思故乡啊!思故乡!李白究竟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生:家人、房子、小伙伴……)(3)对比体会李白小时见月的心情。(呼作白玉盘)①导语:或许在李白儿时,也是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小李白也和家人看着天上的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出示:②那时候李白是什么心情?(生:高兴、开心、愉快……)【设计意图:了解李白小时候看见月亮时那开心高兴的心情,对比现在思念故乡时那一份悲伤、孤寂的心情,体会李白心情的复杂变化。】(4)圈出表示李白心情变化的字,体会其含义及作用。①现在的李白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开心吗?(是伤心、难过、悲伤……)②让我们来看看这二十个字吧,是什么让李白的心情变得伤心难过的啊?(月光)③而现在在李白的眼中这月光就是“霜”。什么是“霜”?(冷冷的小冰茬儿)④这霜给你什么感觉?(很冷的感觉) ⑤教师讲解:阳光是暖的而月光却是冷的。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当他要表达自己难过、伤心时,他不是直说而是说“月光如霜”。⑥又是什么安慰了李白那颗受伤、孤寂的心呢!(明月,因为他举头望明月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⑦他还能回到故乡吗?(不能)但他可以见到小时候的……(月亮)所以说“故乡”就是“月亮”,“月亮”就是“故乡”啊!⑧谁最喜欢月亮?(李白)是的,在李白留下的上千首诗作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在写月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字词,逐步加深理解,点题升华。】三、总结积累,引诵抒情1.导语:同学们,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对故乡深深地思念,同时也是这轮明月安慰了他那颗受伤、孤寂的心,因此这首《静夜思》被称为中国第一思乡诗。让我们把这首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深深地印在心里。2.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3.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以后身处何方,每当你思念故乡时,你一定会举头——望明月,当你望见明月时,你一定会低头——思故乡,或许你还会轻轻吟诵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反复吟诵古诗,加深记忆,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运用。】板书设计:静夜思故乡月光一一一一丨一(ˉˊ)平(长)霜一丨丨丨一明月丨丨一丨一丨(ˇˋ)仄(短)故乡 一一一丨一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我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对他们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课后,采用习题和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量规1.按原文填空。(评价标准:每字1分。共8分。)床前()()光,疑是()()霜。()()望明月,低头思()()。2.选一选。(评价标准:每小题1分,共2分。)(1)《静夜思》作者是()。A.李白B.孟浩然(2)这首诗是写诗人()之情。A.热爱生活B.思念故乡3.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要求:①背得正确。(5分)②有语气,背出诗歌的韵味。(5分)满分为20分。18分——20分为优秀;13分——17分为良好;12分为合格;12分以下为待及格。教师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优良及格待及格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情感愉悦,教态亲切自然,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善于驾驭课堂。    2.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重视学法指导,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体现差异性,学习方法得到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生能体验成功,引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引导学生不满足已有的学习成果,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    综合评定: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静夜思》,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学生大概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能背诵了。今天,带领一年级的小学生再来学这首诗,我总在思考: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希望以后,孩子们再背这首古诗的时候,还能想起来:有一位郑老师,给我们讲的古诗《静夜思》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于是,我打破常规教法,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教学。1.结构紧凑,设计问题环环相扣。从“解诗题”开始,到“是谁在思念?他又在思念什么?”引出作者“李白”;从学写“故乡”,再到“解诗意”、“悟诗情”;从平淡读、背到合辙押韵、深情诵读。结构安排非常紧凑,问题提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2.先抑后扬,联系自我想象画面。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起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结合李白颠沛流离的一生,体会李白思念故乡时候的那份悲伤、难过。3.引入“平、仄”知识,不同读法体悟诗情。引入“平、仄”的简单知识,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朗读方法,通过平长仄短声音的变化,结合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读好古诗,体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引诗对比,体会心情,增加积累。通过《古朗月行》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李白小时见月亮时那份开心、高兴的心情,对比现在见月的那份悲伤、孤寂的心情,体会李白心情的复杂、纠葛。同时,以学一篇带一篇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大积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