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的教学设计柏山寺联校支慧娟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在此基础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能力目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完成课前作业。(学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农历四月二十一,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你们是不是很期待呢?你想在端午节这天干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是不是最想吃到美味的端午粽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和小作者到外婆家先品尝一下美味的粽子吧! 师:来伸出你的金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端午粽》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开始,通过回答端午节想做的事情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词语。(提示:既要读准确又要大声,让大家都能听见。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等同学读完后给出评价。)端午粽竹叶糯米真的十分红豆总是之间彩带知识据说纪念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开火车读词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识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应在每节课中都有所引入。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
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2、听录音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提示: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录音的读法,争取是自己读的笔录音范读更好!)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范读,模仿规范的朗读方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三、深入理解课文。1、小组交流课前作业,并汇报。 (1)、文章有()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端午粽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糯米,中间有一颗()枣。味道真是()!(3)、端午粽的花样有()()()。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情感。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长句的读法。通过最后一句话体会外婆是在怎样一个人?(善良的人,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的人)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掌握长句的读法后,学习外婆的优美品格,并运用与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3、小结:端午粽的材料、味道、花样。对课文内容再一次深入了解。 4、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视频小故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爱国诗人屈原。并说一说应学习屈原怎样的品格? 预设: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小结:我们的爱国诗人因不能为自己的人民有所作为,悲痛的跳江离去,但他一颗爱国的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也要学习屈原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小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公共财物,桌椅板凳等等。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此环节也是本课时的难点,通过学生最喜爱的动画视频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容易理解屈原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课外拓展。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比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等希望下去同学们再多多的收集一些有关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看看别的节日有哪些习俗?板书设计:10 端午粽材料味道花样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
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懂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和尊敬。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不能现场让学生学习包粽子,成为了本课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