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0、端午粽教学设计课题10、端午粽学科语文班级164班授课时间4.6主备人 丁腊梅参备人 一年级语文老师 学习内容课文写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到外婆家去吃外婆包的端午粽,在吃粽子的过程中,“我”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学习目标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重点难点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教学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生: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你们喜欢端午节吗?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端午节有什么活动?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出问题。(1)端午是什么时候?(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借助注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的方式记住它。学生自读,圈出生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要特别关注。2、小组检查生字,谁对了就是“生字大王”。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绳子的实际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花。师: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识字情况,请大家准备好!课件出示要检查的字,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3、检查读文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它同学听后评议。三、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指名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2、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并说说你的发现。学生仔细观察,自由讨论。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与指导性的评价。3、指导书写:午、米、真。师:这三个字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预设)生:“午”字的第三笔横,书写时要长一些;“米”字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顺,不要倒插笔顺;“真”字里面的是三横。教师示范写,学生先进行书空练习,再在田字格本上练写。教师巡视。4、教师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生字节“叶、分、豆”。学生仿写。教师选出写的较好的字进行展示,并授予这些学生“小书法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图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教师课件出示,要求学生开火车读。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端午粽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走进课文1、课件出示“粽子”的图片。师:一到端午节,外婆总是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通过“盼”字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生:外婆特别想念我们,希望我们早点回家师:是啊,过节了外婆多么希望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谁能带自己的感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定要读出“外婆盼望团聚”的心情。教师指名读并给与鼓励评价。师:你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谁能说一说?预设生;吃粽子、打电话问候、父母带着自己去见外公外婆..........教师总结:老是听出来了端午节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是和自己父母去看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然后,亲人们聚在一起吃粽子。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小作者的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并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边读边画。教师指名回答。预设生:粽子很诱人特别想吃一口。师:是啊,多么“可爱的’粽子,让人看了就想咬一口,请同学们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然后指名读,并及时给与评价。(2)师:这么“可爱的”粽子,闻起来是怎样的?预设生:清香。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请为大家读一读。预设生: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教师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清香”。
(3)粽子看起来可爱,闻起来香,那吃起来味道如何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预设生:又粘又甜。(4)师:多么美味诱人的粽子啊!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情自有朗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指名读并给与鼓励评价。3、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师:外婆包的粽子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这说明了什么?用温中的词语来回答。预设生:花样多。师: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而且花样多,外婆还会让我们带回去一些分给邻居吃我想外婆包的不仅仅是粽子,还是一份“节日的祝福。”4、师:为什么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呢?如果有个别同学知道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简单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三、朗读课文师: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和那份浓浓的亲情,也初步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下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四、课文小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0、端午粽色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香一股清香纪念屈原味又香又黏
注:所有文字全部有小四号宋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