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垂线一.教学目标:1.在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及其应用。2.会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二.教学过程:1.引入情境:(1)如图所示:指出∠1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如图当∠1变化为直角时,其它角如何变化?2.垂线的概念:(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时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垂直的表示及几何语言(略)3.垂线的两个性质:(1)垂线的画法:①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探索:过平面内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2)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垂线段的概念及画法:①探索: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任做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②度量直线外一点与交点的所有线段;垂线段的概念:经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这条直线的垂线段。(4)垂线的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距离。三.应用举例及练习:1.直线AB、BC、AC及点P如图所示:(1)过点P分别做直线AB、BC、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2)用刻度尺量出三条垂线段的长度;2.如图:已知线段AB和一点P。(1)作一条直线PQ,使PQ⊥AB,且垂足为点Q;(2)用刻度尺量出点P到AB的距离;3.如图已知:AO⊥CO于点O,过点O做直线BD,且∠AOB=110°,求:∠COD的度数。四.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中的习题;2.见课后作业试卷。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作业一.填空与选择题:1.如图(1)CD⊥AB,垂足为D,则∠ADC=∠CDB=________。2.如图(2)AO⊥OB,CO⊥OD,且∠AOD=138°,∠则BOC的度数是()A.42°B.64°C.48°D.24°3.如图(3)已知OA⊥OB、OC⊥OD,且∠AOC∶∠BOD=1∶2,则∠BOD的度数是_______。4.如图(4)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且∠1=25°,则∠AOD的度数是_______,∠COE的度数是_______。5.如图(5)点P是线段AB外一点,过点P做线段AB的垂线,可以做()A.0条B.1条C.2条D.3条6.OA是一条射线,点P为射线外一点,过点P向OA做垂线,垂足在()A.射线OA上B.射线OA的端点O上C.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上D.射线OA所在的直线上7.如图(6),已知直线和外一点O,则点O到直线的距离是()A.线段OA的长度B.线段OB的长度C.线段OC的长度D.线段OD的长度8.如图(7),AC⊥BC于C,AD⊥CD于D,且AB=2cm,CD=1cm,则线段AC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二.画图题:1.已知△ABC,分别画出点A到BC,点B到AC,点C到AB的垂线段,并量出垂线段的长度。2.已知∠AOB,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点M、N是OC上的任意两点。(1)分别画出点M、N到角的两边的垂线段;(2)测量垂线段的长度,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1—
三.解答题:1.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D平分∠AOF,OE⊥CD于点O,∠1=50°,求:∠COB、∠EOB、∠BOF的度数。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且∠COE=3∠EOD,求:∠COB的度数。3.如图所示,修一条路将村庄A、B与公路MN连接起来,怎样修才能使所修的公路最短?画出线路图,并说明理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