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三小学授课年级:一年级设计者:高松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全文,通过问答读、拍手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多方式的朗读,激发学习儿歌的兴趣,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2.学生在朗读和生活中的识字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虫”字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有效识记生字。3.引导学生借助彩图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虫子旁汉字的含义,能够在归类中识记生字。4.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识记其它6个生字,在组词说话中正确使用生字,借助偏旁区分形近字、同音字等。5.学生在多种识字游戏中,巩固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1.有节奏地朗读儿歌。2.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教学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春天来了,大地复苏,小动物们也都迫不及待地出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课文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预设:蜻蜓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借助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初步了解本篇儿歌,是和小动物有关系的。
2.有一首儿歌,描写了小动物忙碌的场景。教师板书课题:动物儿歌3.谁来读读课题?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看老师板书学生朗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在看图说话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的孩子能说完整话,其他孩子能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内容。 二、诵读儿歌 1.(大屏幕出示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这首儿歌,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慢一点,把每个字音读准确。4.我也想来读一读,请你认真听我的语气和停顿。5.请你来模仿我的语气自己练一练吧,注意句子的停顿。6.谁再来试一试?7.谁愿意把这首儿歌完整地读给大家听听。8.我们一起读一读吧!边读边想,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学生分句子朗读儿歌。学生齐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练习朗读儿歌。学生分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儿歌。全班齐读儿歌,边读边思考: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生用儿歌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独立读文,识字的能力,对整篇儿歌整体感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句子的意思恰当停顿,为理解儿歌,读出韵律打好基础。在师生一问一答中,使学生了解本首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
9.我来问,你来答。注意,要把句子说完整。蜻蜓半空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10.我们试着打着拍子,读出节奏感来好吗?师来问,生来答。11.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问题要加大难度了?蜻蜓在哪干什么?12.咱们试一试女生提问,男生回答。13.小动物们的世界还真是有趣呢!你也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他们中的一员,快乐地玩耍,忙碌地工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儿歌,快来试试吧!14.让我们站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来读读吧。全班拍手打节奏朗读儿歌,读出节奏感。学生用儿歌中的句子回答问题。男女生互动打着节奏朗读儿歌。学生自己练习做着动作朗读儿歌。全班做动作朗读儿歌。三个部分组成的,也都是以此来停顿的,了解了本首儿歌的结构,学生才能正确停顿,加上问答,拍手等形式的练读,就水到渠成地读出了节奏和韵律。每一次的问答,朗读都是在文中识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字、词、句的印象,为之后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打下基础。针对一年级学生爱玩,爱动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边做动作边朗读,不但可以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也能体会到儿歌的有趣,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儿歌的趣味来。三、识字 1.你们表演得真棒呀,那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书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把书翻到54页来读一读吧。边读边想,在这首动物儿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学生翻开语文书,自由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儿歌中都介绍了哪些小动物。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儿歌,学会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2.(指名回答,大屏幕随机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个词。)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开起小火车来读一读。预设:当学生在开火车朗读时遇到困难,会出示词语的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再次识记词语。3.我们一起来读读,边读边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4.这些字,都是虫子旁。虫子旁的都是古人眼中的虫子。虫子旁的字都和小动物有关系。5.大屏幕出示这些字右半部分,并标上拼音,请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再读之前的六个词语,说说能发现什么?6.学生汇报,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学生自由读词,发现这六个词语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字都是虫子旁的字。学生在对比读中发现这些字右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讲解中逐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掌握形声字归类识字法。出示六个动物名字的词语,检测学生在读文中的识字情况,遇到不认识,不扎实的词语时可借助拼音再次识记,这是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学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不认识或不扎实的生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联系彩图和生活经验了解虫子旁汉字的含义,能够通过偏旁表意的方法归类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有效识记生字。
像这样的字,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一部分表示字的含义,另一部分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称他们为形声字。汉字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含义也是帮助我们识记生字的好方法。3.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与这些虫子旁的形声字交上朋友吧!4.像这样虫子旁的形声字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指名回答)5.我也搜集了一些虫子旁的形声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带有图片及拼音的词语:蜜蜂、蝙蝠、蚊虫、苍蝇、蜗牛)6.在生活中,我们把汉字归类,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也能认识很多字呢!7.在这首儿歌中,还隐藏着六个生字宝宝,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出示“迷、藏、造、粮、食、网”这六个带有拼音的字)8.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在读词语加深记忆。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虫子旁的形声字。学生读词。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进行交流,预设:造和迷的偏旁部首都是走之旁,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也是形声字:内表声,外表形。生:粮和食有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在了解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以后再来读这些词语,巩固识字。在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虫子旁的形声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运用这种识字方法归类识记。鼓励学生交流运识字方法,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在组词说话中正确运用生字,并及时抓住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进行指导,区分形近字、同音字等。
“食”字,(出示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图片)食,是会意字,甲骨文中朝下的“口”,表示低头吃东西;两点表示流出来的口水;下面的是古代高脚的碗。这个字指:津津有味地吃饭。你们看,这就是“食”这个字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追寻汉字的起源,了解字的本义,也是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呢!(出示“网”象形字图片)可以结合字的形状识记生字也是一种好方法。(出示“藏”字)“藏”在本课中读cáng,可以组词捉迷藏,藏指的是:把东西用草盖着藏起来。它还有另一个读音:zà学生齐读这六个生字。重点指导的三个字中,都有明显的特点,“食”字是会意字,可以引导学生追寻汉字起源,了解汉字背后的含义记住生字,这种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网”字是象形字,借助形状识字是以前掌握的识字方法,此处可以让学生巩固方法。“藏”字是多音字,通过汉字的讲解和组词,可以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读音也就不同,学会正确运用。
ng,谁来组个词?(西藏、藏族、宝藏)指的是:收藏宝物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其实“藏”也是一个形声字,下半部分念zāng,上表形,下表声。13.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真多呀!我们再来把这些字读一读吧!四、游戏闯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你们真的成为好朋友了吗?检验我们本领的时候到了,开启今天的小勇士闯关吧!1.我会连:请看第一关,这些小动物应该和哪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呢?(将课后读读记记设计成连线题。)2.摘苹果:小白兔想请你帮忙摘苹果,请你大声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吧!(出示词语:蜘蛛、蚂蚁、迷路、宝藏、粮食、食品、蜻蜓、捉迷藏、造房子。)3.学生根据闯关的提示和要求读短语、词、字和短文。在每一次闯关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读对了跟读,为他鼓掌。鼓励更多的孩子勇敢地展示已学到的知识。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四个闯关游戏环节,从短语到词到字,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有梯度性的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最后的小短文,是用本课中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重新编写的小故事,简短的童话故事是最接近一年级孩子的,孩子非常感兴趣,把生字再次放入文本中,一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种考察,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后能够独立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更愿意在生活中识字,读更多的书。
夺红旗:春天到了,我们爬山,看看你能爬上顶峰拿到红旗吧!(出示生字: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读儿歌:生字宝宝都藏到故事里面了,让我们来读一读吧!(出示由本课的生字重新编写的一首小儿歌:小蜻蜓迷路了,给小蚂蚁打电话,小蚂蚁放下粮食去找蜘蛛先生帮忙,蜘蛛趴在高高的网上向远望,原来小蜻蜓在蝴蝶姑娘的花园里,小蝌蚪藏在荷叶下偷偷地笑呢!)五、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上,我们在读儿歌中,用会意字、象形字归类识字,也在熟字加偏旁、猜谜语、换一换等方法的帮助下扎实记忆了很多生字,当然,我们还学习了一个新的识字方法——形声字归类法,这些方法都来源于生活,希望你们今后能够多读书,留心观察生活,认识更多的生字,读更多的书。教师对今天所学内容作出总结,对识字方法进行梳理,鼓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