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6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诗二首-6

ID:815999

大小:68.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7、古诗二首课型:精读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学会九个生字,认读四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登鹳雀楼》《江畔独步寻花》这两首诗。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理解诗得内容,诵读、想象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学习古诗,喜欢古诗描绘的景色,树立自己学好古诗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九个生字。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默写古诗。查阅资料:诗人及诗歌创作的背景。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7、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江畔独步寻花白日依山尽,黄四娘家花满蹊,黄河入海流。千朵万朵压枝低。欲穷千里目,流连戏蝶时时舞,更上一层楼。自在娇莺恰恰啼。课后小结: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登鹳雀楼》这首诗歌;理解诗的意思,能说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会默写这首诗。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V引入:同学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学习上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祝福,今天我就送给大家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想知道它是谁说的吗?学生猜想。二、揭示课题。中1、板书:7、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生读课题。2、提示:自己看书上二十页的注释明白题目的意思。学生自己学习利用课下注释看懂题目意思。三、初读指导。811、提示: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提示:同桌检查,看谁读的好!3、指名读,集体评价。四、理解诗意:20,1、引导:谁能读读《登鹳雀楼》。激发兴趣:现在你们就是诗人,请你吟诵这首诗!教师指导句读: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引导理解诗歌。(1)你能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学习这首诗吗?(2)学生自己借助书上注释进行自学。3、提示:你有不懂的地方吗?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学生说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4、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看到这景象,于是作者不由得抒发自己的感受,他写到:学生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提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要想看到更远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7、学生闭目,教师放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诗中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要语气地朗读诗。 五、默写古诗:6'提示:谁能默写这首诗?对照原来的诗自我检查。六、课堂小结:你对王之涣有哪些了解?王之涣(688-742),字秀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诗人。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归乡十五年…唐代以登鹳雀楼为题的诗有多首,而“惟李益、王之涣、畅当的诗,能状其景”。七、作业:「布置:抄写这首诗;查找、背诵王之涣的另外一首诗。第二课时: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歌;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默写这首诗。教学过程设计:课前介绍杜甫:课件:杜甫字子美,祖籍原是京兆(长安)杜陵。因他十三世祖晋代名将杜预的曾孙杜逊于东晋初年迁居襄阳,成了襄阳杜氏的始祖,故史书上说他是襄阳人。实则杜甫生在巩县城东二里的瑶湾。从他的曾祖依艺起已迁居于河南巩县了。自他远祖杜预以来,文武两途仕宦不绝,他的外祖崔家更是曾和皇室通婚的大士族。他虽然生在这样一个阀阅名家、簪缨世裔、“奉儒守官”一脉相承的士族家庭里,他的祖父杜审言也先后任过膳部员外郎和修文馆直学士,但是文人习气很深,中间又经贬滴,并未留下多少家产。父亲正当兖州司马,又是一个小官,俸给有限。他婴年失母,幼时多病,有相当长一段儿童时期寄居在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的二姑家中。从小天分就高,更喜勤学,在他姑母的慈爱教养下,非但家学渊源,七岁就会作诗。大来连书画音乐、骑马试剑也都无不通晓。这时,他的家境还不算坏,人又自负才华,“读书破万卷”,胸怀大志。“裘马轻狂”,对武功则崇拜他的远祖杜预,意图不昧“家碑”(杜诗“吾家碑不昧”),比于稷契(上古名臣);对文学又景慕他的祖父杜审言使“屈(原)、宋(玉)衙官”、“羲之(晋代名书家王羲之)北面”的放言高论,目无余子。于是年才十九,便有“四方之志”,北渡黄河,始涉邨瑕(山西猗氏),次岁南游,遍于吴越,这初期三四年的漫游,使他见识到了许多事物,觉着自己学问更高,眼界日广,取功名如拾芥。开元二十一年,长安一带发生水灾,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迁往东都(洛阳)。杜甫借着应考,看望老年的姑母和一些亲友,正是一举两得,便先回到巩县故乡,请求县府保送,再回洛阳应试(唐代科举,由考功员外郎主考,人们称他为考功试。开元二十五年,因考功郎李昂受了举人责间,始改为礼部侍郎主考,由此人们又改称为应礼部试)。初意以为功名有望,手到拿来,哪知乡贡考试并非容易。这年录 取的进士共只二十七名,而投考的人将近三千。彼时的考试既重权位,复尚虚名,人情请托,关节通行,常使才人饮恨,寒士吞声。开元之未其弊尤甚。像他这样一个初涉名场、无人援引、尚未知名的儒生,想要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自然是个梦想。当年下第之后,觉着还是自由散漫的生活可以随意所如,第二年慨然又起壮游之思。先到山东兖州省亲,再游齐赵(今山东与河北省南部),开元二十九年才回洛阳,并和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结了婚,夫妻也颇恩爱。两次十年的漫游,虽然结交了好些气味相投的朋友,但这些都和他一样遭逢不偶I的文人才士,只能在一起煮泗淡诗,骑耳的猎,并没TT一个能够加以援引,使其从此置身青云,成就他理想中事业的人物。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杜甫这个诗人吗?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杜甫的作品。教师向学生介绍杜甫:二、揭示课题。中1、板书:7、古诗二首,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读课题。2、提示:自己看书上二十页的注释明白题目的意思。学生自己利用注释看懂题目。三、初读指导。夕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同桌检查,看谁读的好?教师指导句读: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自己练习读。四、理解诗意:20,1、引导:谁能读读《江畔独步寻花》?现在你们就是诗人,请你吟诵这首诗!2、引导理解诗歌。(1)你能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学习这首诗吗?学生自己借助书上注释进行自学。(2)提示:你有不懂的地方吗?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3)引导理解: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人看到的景色。看到这景象,于是作者不由得抒发自己的感受,他写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根据书上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以及大家的提示,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4)游语气地诵读。五、默写古诗:6,1'谁能填写这首诗?学生填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对照原来的诗自我检查。学生自我检查。六、作业:1'布置:展开想象,扩写《江畔独步寻花》。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