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工夫老始成。”诗句的大意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下工夫钻研,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所成就。“少壮”,年轻力壮.“工夫”在这里指下工夫努力学习。“始”,在这里作副词“才”用。“始成”,才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诗句的大意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还是肤浅的,也就是不要满足字面上的明白。“纸上得来”,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诗人用借代法,借“纸”代“书本”。“终”,到底,毕竟。“浅”,肤浅,浅薄,没有深刻体验所致。
“绝知此事要躬行。”诗句的大意是:要更深地学得知识,懂得道理,必须亲身实践。
这是一首蕴涵深刻哲理的诗,诗人总结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做学问一方面应该终生不遗余力地刻苦努力,另一方面要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两句联系在一起,点化了做学问的诀窍。诗人认为,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书本知识是前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符合实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算得真正有学问。诗人从“知”和“行”的关系着笔,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确是真知灼见。“要躬行”,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过程要“躬行”,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学到知识后还要“躬行”,用亲身实践,将知识夯实和升华并化为己有。“绝知”,彻底而深刻地理解。“躬行”,亲身实践。
“半亩方塘一鉴开,”诗句的大意是: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塘水明澄清澈犹如一面明镜打开。“鉴”,镜子。古时候的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再打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诗句的大意是:这如镜的池水里荡漾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描绘池水中的自然风光和画卷。因为池水如镜,才可能映照天光云影。这一映照,水中的景象就美起来了,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灿烂的阳光,而且闪耀浮动,真是情态毕现。“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本处指来回闪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诗句的大意是:我忍不住地问,池塘啊,你怎么会这样清澈见底?这是设问,下句做了回答。“渠”,古汉语中的代词,相当于“它”或“他”,本诗代指“半亩方塘”。“那”,就是“哪”。“那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样。
“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的意思是:因为上游源头不断有活水补充灌注进来。本句诗因其哲理性而为人们所喜爱,流传久远,并被概括成一句成语“源头活水”。“为”,因为。“活水”,流动不息的水。
原来,这个方塘并非无源之水,而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是那里给它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水。诗人在这里借池水永远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喻写要心灵澄明,学问厚重,就得不断地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即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才能进步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