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第12课咕咚教案1语文S版设计思路1.听声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结合课件学习,分角色朗读句子、品味重点词语,让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悟文本的含义。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知道“听到任何事情,都应该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咕、咚、湖、突、腿、喊、狐、狸、耍、追、转、清、楚、朵”14个生字;会写“传、乱、树、棵、朵、突、追、赶”8个生字。(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咕咚是什么。2.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分角色读,从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意思;(2)结合课件,启发想象,根据角色的言行体会其心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做事不能盲目跟从;(2)引导学生知道“听到任何事情,都应该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3)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初步感受。语文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2咕咚2重点、难点分析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识字、写字,积累词汇。3.读懂课文,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3.投影仪。4.实物:木瓜。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声导学1.播放东西掉进水里的声音录音:小朋友,你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这种声音吗?(学生回答)(展示课件第三屏)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字的字音。2.课件播放全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展示课件第四屏)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咕、咚”等14个生字。4.教师带读课文,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读法,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和语调。5.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全班评议朗读情况。7.小朋友,你现在知道课文中的“咕咚”是什么了吗?(木瓜落到湖水中发出的声音)(三)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8个生字:“传、乱、树、棵、朵、突、追、赶”,指名拼读。2.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展示课件第五屏)3.读音:(1)前鼻音:传、乱、赶(2)翘舌音:传、树、追(3)三拼音:传、乱、朵;(三拼音节的两种拼法都多带读几遍)(4)多音字:传,在这篇课文里读“”。4.字形:区分形近字“传”和“转”,它们的部首不一样;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6.随机选择几份学生练习投影展示、评价。7.学生练习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师相机点评。8.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展示课件第六屏)传说、乱跑、树木、一棵、云朵、突然、追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体了解了一下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
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2.(教师出示实物木瓜。)看!这就是木瓜,它是一种味道挺不错的水果。你觉得它看上去可怕吗?它是怪物吗?(学生回答)3.可是,小动物们一开始害怕极了,它们都被吓成啥样了?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品读课文1.最先听见“咕咚”的是谁?(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展示课件第七屏)(1)理解“撒腿就跑”:撒腿:放开脚步。撒腿就跑:拔腿就跑,形容跑得很快。兔子为什么会“撒腿就跑”呢?(因为他被吓了一跳,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图中兔子的表情和动作)(2)练读兔子的话。朗读指导:这是兔子喊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要读得又快又急,读出兔子惊慌失措的语气。2.还有哪些小动物都被吓得跑起来?(学生汇报:狐狸、猴子、小鹿、松鼠)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展示课件第七屏)(1)理解“慌张”:①指名读词,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点评。)②指名说词意。(学生自由表述)③教师小结:慌张指的就是不镇定,是一种因为害怕而做事显得毫无头绪、不从容的样子。大家看插图,图上的小动物们都显得非常害怕,跑起来的样子就是慌慌张张的。④你什么时候慌张过?(学生回答)⑤学生练习用“慌张”造句。(2)理解“乱哄哄”:学生自由读词,想一想“乱哄哄”是什么意思?提示:这是一个ABB式叠词,词语意思的重点落在第一个字上。学生反馈,教师小结:“乱哄哄”就是很乱、没有秩序的样子。朗读时重读这个词,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糟糕。学生对比朗读、体会:(课件出示句子)(展示课件第七屏)①“猴子啊,小鹿哇,松鼠哇,都跟着他们跑了起来。”②“猴子啊,小鹿哇,松鼠哇,都乱哄哄地跟着他们跑了起来。”
3.谁没有跟着大家跑?(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他追.上去,好奇..地问:“你们跑什么呀?”(展示课件第七屏)“狮子愣了一下,又.问”“我们还是回去..看看吧!”(1)这三句话都在描写狮子。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带点的字词应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轻声读)(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这几个地方都要读重音、拉长音。(3)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指名回答)(4)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幅插图。(展示课件第七屏)(5)教师小结:狮子真不愧为百兽之王,他可没有稀里糊涂地跟着瞎跑。他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咕咚”而害怕,他只是看见小动物们乱哄哄的样子,而感到好奇。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狮子的镇定、从容不迫。4.事情的真相是什么?(1)课件出示句子:“哦.!原来是一个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了下来,落到了湖里。”(学生自由读)(展示课件第七屏)朗读指导:“哦”字拉长音,用曲折调读,显出恍然大悟的语气;“木瓜”重音强调读,表示正是这平淡无奇的水果,让动物们乱哄哄地瞎跑。学习给长句断句:“原来/是一个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了下来”(2)课件出示课文第四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图中各种动物的表情和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展示课件第七屏)(三)总结、讨论1.分角色朗读全文。朗读指导:读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语文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2咕咚62.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课件第八屏)(1)如果你也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刚好看见其他小动物们正在乱哄哄地瞎跑,你会怎么办?(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点拨:听到任何事情,都应该动脑筋想想或去了解了解,才能弄清事情的真相)附送:(秋)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第12课咕咚教案2语文S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不能盲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盲从。[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读懂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可吓跑过好几个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转”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zhuǎn;“耍”,翘舌音,读“shuǎ”。)(2)课文中共有几个小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给下列生字分类。棵传朵追赶突树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三、借助插图,理解内容出示课文插图一:1.小兔子怎么了?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2自然段)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狐狸)它又是怎么做的?出示: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咕咚”是什么?3.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出示:猴子啊,小鹿哇,松鼠哇,都乱哄哄地跟着他们跑起来。4.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的害怕。2.照样子,写词语。乱哄哄(ABB式)结结巴巴(AABB式)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二、继续学文,深入体会过渡:乱哄哄的场面吵醒了在树荫下睡午觉的狮子。1.读课文第5~8自然段:狮子和小猴分别说了什么?(请一个学生扮演狮子,一个扮演小猴进行对话)
2.分角色朗读狮子和其他小动物们的对话。3.出示插图二:观察图上大伙儿知道真相后的表情。4.指名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成熟了)“咕咚”到底是什么?(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3.学完课文,我们知道“咕咚”原来是。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教学板书]咕咚兔子狐狸听见咕咚动物们狮子(爱动脑筋)跑喊跑喊跟着跑追问看[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动物们的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动物们在遇事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