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杨让梦想启航
小蝌蚪制作人:杨小端
一设计意图二目标定位三活动准备四教法学法五活动过程六活动延伸
一、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年龄都处于4-5岁之间,这个时期,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改善,感知觉也逐渐趋向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其思维也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歌曲《小蝌蚪》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小蝌蚪变青蛙的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因此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我将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1、认知方面: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初步学习对唱,并能进一步感知小蝌蚪和小青蛙的特征,知道青蛙是益虫。2、情感方面: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二、目标定位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开展《我爱小蝌蚪》的主题活动,了解小蝌蚪的主要特征。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三、活动准备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班幼儿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四、教法学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2、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夏天的风景——小蝌蚪,青蛙呱呱叫)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啊幼儿:小蝌蚪,青蛙教师:嗯,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五、活动过程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啊,并展示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前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3、分组对唱歌曲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小蝌蚪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小蝌蚪变青蛙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六、活动延伸
观察!小蝌蚪生活在那里?周围的环境怎样?
想象!除了在动画片中遇到的那些事情,在小蝌蚪的生活中还会出现一些什么情况呢?
欣赏!
学生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