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ID:819927

大小:59.76 KB

页数:68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综合课  1、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指导写字  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小组合作  课件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图文对照,学习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你从第四段中知道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  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问鲤鱼阿姨错把乌龟当妈妈找到妈妈(青蛙)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长长的尾巴  教后记:[内容结束]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排列顺序:  (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重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4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  2.3.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根据提示记住课文内容。交流并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课后的生字、词语。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认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交流:“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一散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朋友。  5.指导书写。眼、睛、肚、胆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2、学习角色对话,初步分角色演示故事情节。  3、感受故事优美的意境及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图片、活动课件《小蝌蚪找妈妈》。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小蝌蚪、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白鹅妈妈、青蛙妈妈头饰。  3、录音机、音乐磁带《好妈妈》、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播放歌曲《好妈妈》幼儿随教师搭火车进入教室进行韵律活动。  二、谈话引题  提问  1、小鸟们都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他们幸福不幸福啊?  2、有妈妈的疼爱好不好?  3、那么,你们的妈妈都是什么样的呢?平时都给你们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棒,每一个妈妈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小宝宝的,但是妈妈很辛苦每天下班以后还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所以小朋友们要帮助自己的妈妈,帮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好吗?)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幸福快乐的在妈妈身边成长,可是呀,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确找不到妈妈了,你们看他是谁?(出示小蝌蚪)教师:让我们一起帮她去寻找妈妈好不好?  三、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知道小蝌蚪的成长历程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小蝌蚪找妈妈》,幼儿欣赏一遍故事后提问。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了谁?  3、小蝌蚪找到的妈妈们长的一样吗?  四、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故事  提问  1、小蝌蚪看见了鸭妈妈,是怎么问鸭妈妈的呢?鸭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小蝌蚪听了鸭妈妈的话后就去找自己的妈妈,它找到的第二个妈妈是谁?鱼妈妈是怎么说的?  2、小蝌蚪找的第三个妈妈是谁?乌龟妈妈是怎么说的?  3、小蝌蚪找的第三个妈妈是谁?白鹅妈妈是怎么说的?最后,小蝌蚪又看见了谁?它是怎么问的?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五、情景表演  1、幼儿分组学说角色对话。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活动,离开教室,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养蝌蚪  活动后在自然角和幼儿一起养蝌蚪,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⑴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⑵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⑶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⑴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⑵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⑴()有(),大象()()  ⑵()()()()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布置作业: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节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这与我们问路一样。追上去:小蝌蚪和乌龟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心情。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游过去: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问: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  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2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第二句什么意思?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呀!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在生字表中标出字的偏旁部首  二、出示生字  1.易写错的字:群(第二笔要出头)宽(注意不要加点)甩(第五笔是)裳(下部是衣,不要少写亠)鼓(右边是支,不是攵)龟(下边不出头)  2.正音:捕(bu)裳(shang)  3.组词  脑(大脑)甩(甩开)捕(捕鱼)龟(乌龟)  恼(恼怒)用(使用)扑(扑来)鱼(金鱼)  4.笔画笔顺提示:脑:第八笔是。迎:第二笔是  三、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甩:挥动,课文中是摆动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  捕食:捉取食物。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鼓: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写词  3.课后练习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8  一、启发谈话,激趣促读  师:同学们,《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假如被拍成动画片,你们愿意看吗?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妈妈》演员选拔赛现在开始了!请各位参加预选的选手先做好以下准备。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节和“台词”,现在开始!  1、学生自己先进一步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对话部分要反复读、揣摩、记忆。  2、学生自由结合对台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抓住学生的心,以“选拔演员”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饥似渴”地主动记忆、消化课文内容。时间要充分,教师可相机巡视。这一环节下来,学生可把情节熟记于心,“台词”出口可诵!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学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开来坐。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蝌蚪”坐在一处;“鲤鱼”坐在一处;“乌龟”坐在一处;“青蛙”坐在一处。座位的摆放可方可圆。  2、师:各位选手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将对大家进行一些测试,只有最终通过测试的演员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  请听题。第一道:请你评价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3、汇报交流对角色的理解。  设计意图:对角色的理解也就是对课文的理解,关键是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说喜欢鲤鱼妈妈,因为她漂亮,爱自己的孩子(教小鲤鱼捕食),还有的孩子会认为鲤鱼妈妈有缺点,因为她没有像小蝌蚪说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害得小青蛙误认了乌龟叫“妈妈”!还有的孩子会说不喜欢青蛙妈妈,因为她扔下自己的孩子,让宝宝好难找!还有的孩子会说小蝌蚪认识鲤鱼怎么不认识乌龟啊!……在这一环节汇报交流中,既有孩子们的想象,又有许多疑惑,关键是既要充分发挥想象,组织语言,又要帮孩子们了解一些科普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滋润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了解“青蛙妈妈”产卵后丢下“孩子”这一自然现象后,是不是要补充一点,问问孩子: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定是她要让宝宝从小就坚强,一定是她让宝宝自己学游泳,多运动,这样前腿和后腿才能长的快!身体才棒!……总之,要发展语言,发展想象,更要“发展心灵”!  三、读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师:好!下面进行第二题测试——语言测试,主要测试旁白朗读和对话。先从“小蝌蚪”开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你能找到吗?(小蝌蚪游哇游……)哪个“小蝌蚪”来说一说这三处“游”得一样吗?  2、汇报总结。  3、(第一次:高兴,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着急。第三次:更艰难,游的时间更长。)  4、出示第二幅图(试读第二段)  (1)一位同学读旁白,一位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位同学读“鲤鱼阿姨”的话。  (2)分角色读后,学生评价优缺点,师生总结后提示下一组注意:读出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热情。  (3)分组反复读。  (4)多种形式读,齐读,多人读,最后脱离课本带表情诵读。  (5)表扬和评选演、读最形象的两组  5、出示第三幅图(读课文第三段)。  (1)自由结合,分角色练读。  (2)轮流汇报读,师生共同评读,试读。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评选最佳组合:谁读出了小蝌蚪奋力游的样子和它的着急?谁读出了乌龟的“摆动”、“悠闲”、“有趣”和被小蝌蚪误叫“妈妈”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图。  (1)师:小蝌蚪人错妈妈,它很不好意思,所以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请各组练习一下。学生练读第四、五段。  (2)汇报演读,重点指导。  第四段中读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样子时心里的判断(把这种又高兴有肯定的感觉读出来)。  第五段中“妈妈!妈妈!”的叫喊的兴奋应比前一次更强烈。  7、出示第六幅图(读最后一段)。  指导读出小蝌蚪的开心、幸福、自豪。  设计意图:用多样的形式朗读、体会。读出“语气”,读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读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读出表情、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语言的美妙。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9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二)结合语句,理解词义。  (三)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认清“塘、迎、龟、裳、鼓”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部首。  、羊、扌、辶、石、支。  2.熟字。  火、柳、电、党、王、白、豆。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1)出示学法: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②根据汉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③看看生字在课文什么词中?想想词的意思。  ④组词。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3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3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名打乱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塘:共13笔,第8笔的横右边要出头,第10笔的竖要上下出头。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迎:半包围结构,里边的“”不要多写一撇。与“柳”字的右半边不同。  龟:共7笔,下半部不要写成“电”。  裳:共14笔,下部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要写成“攵”。  (5)说词义。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捕食:捉取食物。  碧绿:青绿色。  (三)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变成本课生字。  糖()伙()堂()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欢迎(y0ngy6ng)衣裳(sh1ngshang)  捕捉(b(p()一群(qu6nq*n)  (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读课文。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使同学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同学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同学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生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考虑: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考虑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局部;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由四组同学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同学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同学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身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身——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同学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身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同学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同学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考虑: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和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同学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维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同学,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同学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和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和时对同学进行褒扬)  四、总结课堂。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1  一、说教材: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文内容比较简短,先写了小蝌蚪的样子,然后通过鲤鱼妈妈、乌龟的介绍等一步一步的写出了青蛙的特点及其与小蝌蚪的区别。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教学这篇课文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1、教学要求:  (1)、观察插图,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二、说教法学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是直观性,针对课文内容,根据直观性原则,我采用演示法教学,边讲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图画,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在本课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讲读法,充分发挥不同形式读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理清作者思路,突破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法教学,把小蝌蚪变化的句子用幻灯机展示出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起到巩固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我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奇的特点,先创设一个场景: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小蝌蚪,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大家一起帮它找妈妈,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读课文: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让大家思考: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课文第一段具体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小蝌蚪的特点认真去读,加深印象。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第二段第五段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通过鲤鱼、乌龟的回答,了解青蛙是什么样子,以及蝌蚪和青蛙的区别。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鲤鱼、乌龟、青蛙时用的三个词语不同,都含有“游”,但表示蝌蚪游的方向和位置不一样,让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如何准确使用词语。随着事情的发展,小蝌蚪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了解的妈妈的特点也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而它自己这时候也已经变成了青蛙。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一边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样子,学生在朗读和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和青蛙的特点,懂得了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和表演,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回顾,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4、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书本知识转化到社会知识,让学生保护青蛙、爱护益虫,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2  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9个字。  2。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  会认字  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  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方法;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唱上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那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二)围绕问题,探究学习  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先学习哪一部分。  问题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1.自由朗读2。3。4小节,先把所有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再四人小组内交流,看看是否找对找全。讨论一下怎样连起来说说青蛙的样儿?  2.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3.研读描写青蛙样儿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词的准确、生动  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朗读句子,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4.学唱歌曲《青蛙妈妈》,记住青蛙特征,积累好词。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自编歌曲:大青蛙四条腿,披着绿衣露白肚,鼓眼睛儿宽嘴巴,捉起害虫顶呱呱。)  5.对比朗读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特点的话,知道他们的样子不一样,这是小蝌蚪要找妈妈的原因之一、  问题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  1.由读读2。3两节,边读边想,你能自己读懂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需要请教大家?  2.重点理解:  (1)小蝌蚪为什么忽然想到要找妈妈?(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另一个原因。)  (2)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了?(知道鲤鱼妈妈、乌龟妈妈介绍得不够全面。)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现找的过程(请几位小朋友戴上拇指玩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表演中随机理解:迎上去、追上去)。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齐读第5节,体会见面时的情景。  抓住青蛙妈妈的话“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质疑,可引出下一个问题情景,即:问题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三)复习巩固,完成书面作业。  1.课文中的生字,还记得吗?谁来领大家读一读?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口头填空: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四)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有关小蝌蚪生长变化方面的知识与图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学生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  2.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全文。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描写小蝌蚪形体变化的句子。  2.给小蝌蚪形体变化过程图标上序号。  3.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  4.完成填空题: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腿,再长出两条()腿,后来尾巴变()了,最后尾巴()了,成了一只()。  5.读读说说:(用“已经”说话,可以先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训练,然后再进行开放性训练,如:小蝌蚪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它们黑灰色的身子已经变成了青绿色。它们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已经会跳了。小青蛙已经会捉害虫了……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书上作业:  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三)总结导行: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四)课后延伸:  1.画小蝌蚪变化过程的连环画。  2.课后阅读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方惠珍的《小蝌蚪找妈妈》)  附板书  01小蝌蚪→找→妈妈  ?问鲤鱼、乌龟?(青蛙)  大脑袋先长后腿四条腿  黑灰色的身子再长前腿宽嘴巴  长长的尾巴尾巴变短披绿衣  尾巴不见露白肚  鼓眼睛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3  一、教材分析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本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和青蛙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五、教学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读法  六、教学准备:  PPT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2、ppt出示谜面  3、生交流,说谜底。(板书:蝌蚪)  4、板书: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  5、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要不要帮忙?  7、揭题板书  (二)初读识字  1、出示自读提示,指生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字形。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标出课文自然段,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师相机点拨。  (2)出示会写生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评议鼓励。  3、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三)再读感知  1、师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标注文中的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  2、填空回顾课文  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3、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  2、听写词语  3、引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  1、播放情境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交流,出示画面,帮助学生说话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3、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动作朗读  (五)发散思维。  1、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2、找出相应句子,体会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4、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5、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出示有关青蛙的资料。  3、欣赏歌曲《小蝌蚪》  九、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十、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  大脑袋长后腿四条腿头顶大眼睛绿衣裳  灰身子长前腿宽嘴巴身披绿衣裳白肚皮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大眼睛  长尾巴尾巴变短捉害虫是益虫  十一、教后反思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认识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2、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情感目标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略)  设计理念: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体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帮助学生简述课文。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设计理念:二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能力!  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足够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玩”中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就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啊!有几个“小淘气”想和大家捉迷藏,你们敢不敢?好,请看黑板上这些字——(出示14个生字)——已经藏进课文中了,我喊“预备——开始”,你们拿起笔,开始找,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马上用笔把它圈起来,别让它跑了!  学生圈、读生字词。(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别稍慢的学生要适当帮助指导)教师出示卡片,进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学生给每个生字编个谜语(可从音、形、义各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形式应多样活泼,用说出来、画出来动作表演出来等形式都可以。  (3)个别竞猜:编谜语的同学“单挑”同学猜谜语。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4)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1)各组成员分头准备,在集中到组里,确定发言同学,其他同学可准备补充。  (2)各组比赛,教师相机调控。  4、“句子选美”  教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最后全体参与评出“最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识字、学词、说句的层次性,步步为营,比较扎实。学生如何认识字?其实正如认识人,见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这个环节中,字单独出现过,在词中出现过,又在句中出现,反复出现,使学生和它渐渐“熟悉”;二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学生们既在“玩”,又在学,而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在“玩”中发展学生听说的能力,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玩”中又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生字书写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附参考:“女”:一个美丽的女孩,跳完舞后做优雅的谢幕动作。  “亻”:一个身子挺拔的同学,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口”:一张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样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规!  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写的规律。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宽,它(氵)太宽了“可”就过不去了。  “姐”——“姐”是个美丽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写美丽。  “呢”、“呀”、“哪”——注意那张美丽的小嘴(口)。  此处宜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使许学生对难点、重点更易接受,更直观。  如“河”、“借”——左右两部分,好比两个朋友照相,谁胖些,谁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让,胖的略出。)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3)“小小书法家”评选。  ①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  ②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  ③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  设计理念:灵活、新鲜的语言设计,力求把“死”的变成“活”的,“枯”的变“荣”!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或活泼,或俏丽,能静会动!汉字有魅力,更应该有魔力!让每个孩子从心里爱它,看它时怦然心动,写它时心旷神怡!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当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当中它们自己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看见谁?告诉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观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着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该读出它们着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观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和蔼、可亲)那么我们就用和蔼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后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高兴。)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做书后练习题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非常恰当,生动、具体写出了青蛙具有跳跃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68/68 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做事不灰心,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当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68/6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