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第1课时重点读通课文,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8个生字,学习课文第1节,了解小蝌蚪的特点。书写“有、在”。第2课时学习课文第2~6节,了解大青蛙的特点以及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书写“什、么、变、条”第3课时学习课文,了解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朗读课文总结导行,完成书面作业,会用“已经”说话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会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做环保小卫士。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3.通过质疑、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1教时(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读题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说说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迎、顶”是后鼻音。“追”是翘舌音。)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灰:横和撇就像两根草,被火一烧就变成了“灰”;阿姨是女的,所以“姨”是女字旁等等)3.有、在”跟“灰”一样都有横和撇,怎么记呢?交流记字好办法。⑴先书空再描红,记住笔画位置。⑵老师范写时请学生边看书边提示笔画位置。(注意两个字中第一笔横的长短不同。)⑶学生书写“有、在”。⑷书写展评、小结。⑸填空过渡:(有)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五)课后延伸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