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 学段学科:小学语文;年级学期:二年级上学期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 张瑶 一、 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认本课“季、蝴、蝶、麦、苗、桑、肥、农、归、戴”等17个生字;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书写“季、辛、苦”三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儿歌。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词卡和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识字学词的方法; 能够结合图片、课前预习等辅助工具进行大胆猜想,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农家四季的主要活动和生活场景; 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创编。 3) 情感、价值观 通过诵读儿歌、创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乡村风土人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快乐。 3.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田家四季歌》是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以乡村田园四季农忙生活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在乡村,不同季节的农忙活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与快乐。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发现这首儿歌富于韵律,朗朗上口,读起来还有一种田园美感。儿歌中,让学生在了解田家四季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同时,可以认识许多与田家有关的字词,如“蝴蝶、麦田、谷粒、农忙”等,尤其是儿歌中出现的多音字“场、了”,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语句和生活理解读音和意义的不同,能够准确运用。虽然乡村田园生活看似离城市孩子们的生活有些遥远,但本课以四幅“季节图”贯穿呈现,是低年级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把知识性融于趣味性之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发展”,直观形象感知为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从识字到阅读再到写字,我都努力从学生兴趣出发,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促使学生识字学词、积累语言、习得方法。我注重了文本文体特点与语言特点相结合,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二、 教学设计思想 1、 教学策略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和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让孩子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美观地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阅读方面,可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图画进行阅读。
本课的语文教学应凸显文本的特色,突出年段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低年级儿歌教学的特点: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老朋友变新朋友、接龙游戏激趣导入,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识字学词,其中开火车读词(拼音隐身)、看图联想、词语对对碰、“农”字甲骨文猜想、对应找、贴词语卡片等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习得学习之法;之后的古诗拓展、儿歌背诵及创编,又让学生在感受农事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积累语言文字,尝试迁移运用,分享学习之乐。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 小学二年级学生仍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特点,采取趣味的、直观的教学方法。 比如识字学词环节,我设计了“看图联想”的游戏,一幅图联想一个词、多个词,描写农家劳作场景的不好理解的词语无需过多解释,直观图片冲击孩子们的各个感官理解即可,从其生活中来,纳入新知。又如,“词语对对碰”游戏中,PPT配对效果的使用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巩固识字的目的轻而易举地达成。难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另外,随文识字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将学生批画的与农事有关的相关语句进行了呈现(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展台展示学生语文书上的笔墨痕迹),并结合词语卡片将一年四季的农事劳动予以归位——贴于黑板上,发挥板书的另一作用,即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文章思路,突出了课文重点,对学生理解、背诵课文起到辅助作用。 3、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1)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图片、文字、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等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凸显趣味性的同时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PPT配对效果的使用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巩固识字的目的轻而易举地达成。 (3)学生在文本中自主批画,教师以“电子白板”或展台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知识性; (4)自制词语卡片板贴和田字格卡纸若干。 三、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识字、读词、习文、拓展主要采用词语卡片互动,电子白板时时批画、互动,古诗动画视频互动,教师课堂观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总评等。二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为有限,故评价可以采用“大拇指”方式:很好;一般;改进。 写字评价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