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太和县二郎镇中心小学:王龙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中有启发的句子。2、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昨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一位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复习生字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3、再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词语?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阅读提示:用曲线划出当玲玲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是怎样说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教师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4、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