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变形记教案1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变形记教案1人教版

ID:823269

大小:79.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变形记教案1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2.了解卡夫卡;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4.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教学过程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三、阅读讨论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问题A的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③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3.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问题B明确: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四、诵读小说,深入研究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明确:(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五、课外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变形记【学习目标】1.体会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生活动荡时,周围世界的冷漠、荒诞、不可琢磨,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苦闷、孤独、绝望的情绪。2.了解卡夫卡的有关情况及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3.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4.掌握挖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等方向的心理描写技巧。【学习障碍】1.现代派小说的特点。2.表现主义艺术手法的理解。3.奇异的构思,把真实的日常生活和荒诞的幻想扭结起来,融为一体。【学习策略】一、背景领悟法1.领略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2.作者简介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犹太血统,父亲是经营百货批发的大富商,对子女冷酷。卡夫卡从小喜欢文学,中学毕业后进入布拉格日耳曼大学学文学,不久迫于父命改学法律,毕业后一直从事保险工作。卡夫卡10余年的文学创作,完全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卡夫卡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小说,分三种情况:一是生前发表的作品,有短篇小说44篇,其中著名的有《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等;二是生前没有发表的和没有完稿的短篇小说约34篇,其中以《地洞》《乡村教师》《中国长城的建造》等篇为最佳;三是生前未完稿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3.关于现代派文学和表现主义欧美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或先锋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各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派文学发端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20年代。它的出现曾受到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一般认为,美国的爱伦·坡(1809~1849)和法国的波德莱尔(1821~1867)是现代派文学的远祖,为其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派文学的文艺思想可概括为:重主观表现,轻客观反映;重艺术想像,轻客观摹仿;重形式,轻内容等。其特征是反传统、荒诞、意识流和象征。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首先在德国蔚成风气,不久,波及到与德国有传统联系的奥地利、捷克及瑞典等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和作品。卡夫卡的《变形记》、捷克作家恰佩克的剧本《万能机器人》、瑞典的斯特林堡的剧本《到大马士革去》等,以其深邃的哲理、新颖的形式,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异化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危机,而为世界读者所瞩目。二、情节主题探究法《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小说分成三部分,用一、二、三标明,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变形记》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也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三、人物形象分析法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1.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2.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3.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研究性学习】一、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汤永宽)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的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为数不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美国》,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各种文字,许多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竞相探索他那独特的艺术手法,诠释他的创作思想的奥秘,形成一股“卡夫卡热”。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在大学里被列为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卡夫卡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作家之一”“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而由于卡夫卡作品的风格,体裁总是那么沉重、累赘,气氛总是那么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无法解除的苦痛,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现代文学。他的作品被视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以来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他的揭示现实的荒诞、非理性和自我存在的徒然无望、苦痛、孤独感,以及他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激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在美国出现的“黑色幽默”小说等文学流派。卡夫卡的一生,平凡而短暂。他于1883年7月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兄妹四人,他是长子。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犹太籍百货批发商人,专横、粗暴,是家庭中的一个“暴君”。卡夫卡中学毕业后,一度学过文学和医学,但不久迫于父命,不得已进布拉格(一部分时间在慕尼黑)德语大学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法院实习一年,后即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工作,自1908年起直到1922年因病重而离职为止,始终在一个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平生足迹也只到过邻近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一些城市。卡夫卡自1917年开始咯血,从此患结核症,身体羸弱,1922年病重不支,离职疗养,至1924年6月病逝于维也纳郊外的基尔林疗养院,6月11日葬于布拉格斯特拉施尼茨犹太公墓,只活了短短41岁。他曾三次订婚(两次与菲利斯·鲍尔,另一次是与尤丽耶·沃尔采克),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他去世前半年,与一位名叫多拉·迪曼特,他的希伯来语女教师,以同居方式一起生活,陪伴着他直至离开人世。卡夫卡是一位勤奋的业余作家。他自幼喜爱文学,阅读和研究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克尔凯郭尔及达尔文等人的文学和哲学著作。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并常与同学、挚友马克斯·布洛德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1908年就业,至1922年因病重离职疗养,十多年间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数十篇短篇小说,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日记、书信,不下几百万言。作为一个长期患病而又有固定职业的人来说,卡夫卡无疑是一位勤奋的业余作家:“我的作息是这样的(他给他的未婚妻菲利斯·鲍尔的信中写道——编者注):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两点或两点半在所里工作,接着午餐至三点或三点半,午餐后上床睡觉(往往只是企图而已……)。到七点半,然后在窗口赤身做十分钟体操,接着独自散步一小时,接着和家人一起晚餐,接着在十点半(但常常要到十一点半)我坐下写作,视我的气力、意愿和运气而定,继续写到深夜一点、两点或三点,有一次甚至写到早晨六点钟。然后又是做体操,当然避免做得太吃力,然后洗澡,接着,往往怀着心头微微的隐痛和胃壁痉挛上床睡觉……但是睡不着。所以毫不奇怪,第二早晨上班的时候,刚刚剩下那一点点气力使我能开始工作。”卡夫卡于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卡夫卡生前只发表过一个短篇集。他的引起世界瞩目的短篇小说如《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的建造》《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猎人格拉克斯》《饥饿艺术家》《狗的探索》《地洞》《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以及长篇小说如《审判》和《城堡》等,除极少数短篇(如《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中国长城的建造》《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外,都是在他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而三部长篇小说(包括《美国》)则都是未竟之作。卡夫卡曾给马克斯·布洛德留下遗嘱:“…… 凡是我遗物中的一切稿件(即书籍里的、衣柜里的、写字台里的、家里和办公室里的,以及不论弄到什么地方去的,只要你发现到的),日记也好,手稿也好,别人和我自己的信件也好,等等,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地统统予以焚毁。……”后世的读者无疑应该感谢马克斯·布洛德,他没有执行这份偏激的遗嘱,相反怀着珍爱的感情,不仅保存并搜集了所有文稿,而且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部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使这位现代伟大文学家的真实而奇谲的艺术画卷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传之久远。然而,弗兰茨·卡夫卡的寓意深邃、富于独创性的小说创作,在作者在世时没有被读者所理解和赏识。直到卡夫卡死后六年,欧洲国家和美国才开始介绍他的《城堡》,又过了七年即1937年,《审判》在美国出现时,人们感兴趣的主要是显而易见的不可思议和迷惑性,而不是作品内在的意义、结构和基本主题。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不能信服他的创作的重要价值。但是自此以后,他的独特而强有力的感受力已经注入20世纪文学的血液。他在许多语言文字中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研究的学科。作为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的最终结构,在革新创作方法上具有非凡独创性的艺术家”已为世界所公认。卡夫卡作为一位叙事大师,他的叙述微妙、明晰、蕴藉、讥讽但又具有传统的风格。他善于把“可以识别的与神秘的”“极度主观的内容与严格客观的形式”“对实在世界忠实准确的描绘与将实在世界加以梦般的、魔幻的分解糅合在一个框架之内”。这样把相互矛盾的两者结合起来,卡夫卡在小说创作艺术的领域内引起了新的突变。在《变形记》里,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作者具体而细致地叙述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后的生活,这一变故对他的父母和妹妹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此作出各自不同的反应,使这一“荒诞”的内容在读者心目中具有了真实性和可信度。(选自《卡夫卡作品精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同步达纲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一间略嫌小了些、地地道道的人住的房间静卧在四堵熟悉的墙壁之间。在摊放着衣料样品的桌子上方——萨姆沙是旅行推销员——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并装在一只漂亮的镀金镜框里的。画上画的是一位戴毛皮帽子围毛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格里高尔接着又朝窗口望去,那阴暗的天气——人们听得见雨点敲打在窗格子铁皮上的声音——使他的心情变得十分忧郁。“还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吧。”他想,但是这件事却完全办不到,因为他习惯侧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这种状况下竟无法使自己摆出这个姿势来。不管他怎么使劲扑向右边,他总是又摆荡回复到仰卧姿势。他试了大约一百次,闭上眼睛,好不必看见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后来他开始在腰部感觉到一种还从未感受过的隐痛,这时他才不得不罢休。1.对“发现”的宾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己B.自己躺在床上C.甲虫D.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2.“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所陈述的对象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把“她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改写成彼此互相联系的三个短句。①②③4.“但是这件事却完全办不到”的“这件事”指的是( )A.再睡一会儿。B.忘掉一切晦气事。C.一切晦气事。D.再睡一会儿,忘掉一切晦气事。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在第一天,父亲便向母亲和妹妹说明了家庭的经济现状和前景。他时不时从桌子旁边站起,拿来一份什么凭据或一本什么备忘记事本,这些东西都放在一只小小的保险箱里,这是五年前他的公司破产时保存下来的。人们听到,他怎样打开那把复杂的锁,拿走寻找的物件后又将其锁上。父亲的这些说明部分是格里高尔遭囚禁以来所听到的第一个令人愉快的消息。他本来以为那家公司没给父亲留下一丁点儿财产,起码是父亲没对他说过任何与此相反的话,而格里高尔则自然也没向他问起过这件事。当初格里高尔一心只想着要竭尽全力,让家里人尽快忘掉父亲事业崩溃使全家沦于绝望的那场大灾难。所以他以不寻常的热情投入工作,几乎是一夜之间便从一个小办事员变成一个旅行推销员,从此自然便有了更多的赚钱的机会。他在工作上的成就立刻便以佣金的形式转化成现金,可以放在家里桌上呈现在惊诧而又喜悦的家人面前。那真是无比美好的时刻,这样美好的时刻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至少没有这般风光地出现过,虽然格里高尔后来挣钱很多,他有能力承担并且也确实承担了全家的开支。家里人也好,格里高尔也罢,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嘛,人们感激地接过这钱,他乐意交付这钱,可是一种特殊的温暖感却怎么也生不出来了。只有妹妹还令格里高尔感到十分亲近,他秘密盘算着,想在明年送她到音乐学院去学习。她跟格里高尔不一样,她酷爱音乐,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进音乐学院学习势必要花一大笔钱,他会想别的法子( )这笔钱的。格里高尔在城里短暂逗留期间,在和妹妹谈话中间就经常提到音乐学院,但是始终只把这当作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这种不着边际的话父母连听都不愿意听,但是格里高尔却念念不忘这件事,打算在圣诞前夜隆重宣布这件事。5.“这些东西”具体指的是( )A.一本什么凭据B.一本什么备忘记事本C.一本什么凭据或一本什么备忘记事本D.保险箱里的所有东西6.“这是五年前他的公司破产时保存下来的”中“这”指代的是( )A.一只小小的保险箱B.一本凭据C.一本备忘记事本D.一本凭据或一本备忘记事本7.对“忘掉”的宾语中心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事业崩溃使全家沦于绝望B.大灾难C.父亲D.父亲事业8.“他会想别的法子( )这笔钱的”一句中的括号内应填的一个词是( )A.筹备 B.筹措C.筹集D.筹划9.下列各句的“好”字与“拉得一手好小提琴”的“好”字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庄稼长得很好B.这衣服好看C.他的病好了D.好,就这么办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不过,这不再是昔日那种轻松活泼的闲谈,已往每逢格里高尔在小小的旅店房间里不得不疲惫不堪地钻进潮湿的被窝里时便常常怀着几分渴念想到那样的情景。他们现在往往很沉默。吃罢晚饭后不一会儿父亲便在扶手椅里睡着了,母亲和妹妹相互告诫保持安静。母亲把头低低地俯在灯下,给一家时装店缝制精致的内衣。已经当上了售货员的妹妹在晚上学习速记和法语,将来也许可以谋到一个较好的职位。有时父亲醒过来,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睡了一觉似的,他对母亲说:“你今天又干了这么多针线活!”说罢立刻又睡着了,母亲和妹妹则神色疲倦地相视一笑。10.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堪”字与文中“疲惫不堪”的“堪”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堪设想B.堪当重任C.不堪一击D.堪称佳作11.下列各句中的“仿佛”(或“像”)与文中“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睡了一觉似的”的“仿佛”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不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B.他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C.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D.他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D2.他那许多条腿3.①她把一只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②这只皮手筒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③它很厚重。4.D二、5.C 6.A 7.B 8.B 9.A三、10.C11.D(表猜测。而A是表比较,B、C都是比喻)12.已往每逢格里高尔在小小的旅店房间里必须疲惫不堪地钻进潮湿的被窝里时便常常怀着几分渴念想到那样的情景。  变形记  【单元教学要求】  欣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小说和戏剧并在写作中加以借鉴。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和思潮的总称,它包括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和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这些流派涵盖了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作为主要标志,是现代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学习欣赏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要注意了解它的总体特征,吸收西方现代文学的精华,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其次,要细致体会表现主义作品致力于探讨抽象的哲理性问题,情节离奇荒诞,细节细腻真实,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的特点。  第三,要领会意识流小说摒弃情节,始终追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的技巧,注意区别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的不同。  第四,要感悟荒诞剧作表现的核心内容是“非理性”,即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要了解其作品人物形象模糊黯淡,戏剧冲突平平淡淡,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等特征。  第五,要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体会作家从社会、历史现实出发,但又不拘泥于现实,而是变现实为梦幻、神话或荒诞,构成一个时空交错的富含深意的艺术世界的表征。  本单元所选课文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表现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因为现代派作家一般是政治上的中间派,他们既不满现状,又有无可奈何的颓废,因而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其一:有限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现代派的所谓人生荒诞,其实只是资本主义矛盾与畸形的表现。他们把人生比为荒原、迷宫、森林,那里净是黑暗、死亡、骚乱,人们在厮杀、陷害、吞噬。  其二:写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异化以及异化的人的绝望。他们写“反英雄”,这是些畸形人、局外人、丧失了“自我”的人。他们被异化成了甲虫、毛猿、犀牛。他们迷惘,没法交流思想,走不出绝境。  其三:面对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重重矛盾。  《变形记》叙述一个叫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小职员做了一夜噩梦,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大甲虫,最后终于死亡的故事,作者在这里象征性地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的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课文仅仅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它所表现的主题是: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墙上的斑点》通过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的事情描述,反映了墙上的“斑点”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都不是重要的,但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反映却是至关重要的思想。  《等待戈多》是两幕剧,课文选的是第一幕,剧中叙述的两个流浪汉埃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被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卑微、低贱、肮脏。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没有自我,也没有尊严,只是心惊胆战地向奴隶主波卓乞讨吃剩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  《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主要是表现“拉丁美洲的孤独”。作者通过布恩地亚家族七种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贡多的开拓、发展和毁灭,写出了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的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者入侵的屈辱历史。    【重点难点提示】  1.通过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来把握小说的主题,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2.欣赏品味小说具体描述的写实笔法和情节构设的荒诞手法,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偌(ruò)大晦(huì)气重(zhòng)听  兢兢(jīngjīng)业业汩汩(gǔgǔ)迄(qì)今  昏厥(jué)黏(nián)液粘(zhān)住  泄露(lòu)精雕细镂(lòu)  2.词语理解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重听——听觉迟钝。  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迄今——到现在。  心慌意乱——形容心神惊慌忙乱。  昏厥——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而短时间失去知觉。  闷声不响——憋着气不说话。  精雕细镂——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用功细心。  忧患——困苦患难。  一筹莫展——筹,竹筹,古代用以计数和计算的算等,引申为谋划、计划。一根算筹也摆布不开,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二)资料卡片  1.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他和乔伊斯、普鲁斯特一起,被认为是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或译为《诉讼》)《城堡》,中短篇小说有《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其中《变形记》写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涵深意。他生前默默无闻,身后获得殊荣,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它是当时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  3.表现主义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他的代表剧作为《鬼魂奏鸣曲》。  4.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表现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是美国的尤金·奥尼尔,他的代表作是《琼斯皇》和《毛猿》,他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当代戏剧的奠基者。  5.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更加强了侵略性和掠夺性,成了欧洲贵族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堡垒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这时期,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影响严重,社会民主党的作用逐渐衰退,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彻底分裂。鼓吹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很盛行,但这类作品在文学史上没有什么价值。与此同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统治阶级表示不满,对工人运动失去信念并感到文化的危机,看到前途,陷入彷徨痛苦的境地。他们在尼采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追求所谓新的创作方法来表现现代生活,表现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1.情节:  ①初变甲虫——虫性人心——家人难容  ②引起惊骇——忍受痛苦——深感绝望  ③遭遇驱赶——眷恋家人——断食而死  2.人物:格里高尔·萨姆沙  勤勉善良——胆小软弱——与世无争   3.主题:隐喻——现代人的困惑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格里高尔在由人变成甲虫后,他的行为和心理感受是怎样的?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写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格里高尔的行为和思想却又采用写实的手法,细节描写很真实,处处让人感到合情合理,让人感动,使人对格里高尔产生深深的同情。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后,虽具虫形但人心依旧,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强烈地感到他的懊丧、忧伤、焦虑、孤独、无助和痛苦,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勉善良、胆小软弱,与世无争的人。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和平和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2.格里高尔的变形,看似荒诞,实则蕴涵深意。人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与“变形”类似的遭遇?  明确:课文名为《变形记》,写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故事,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的手法。这种“变形”有如下特点:一、突如其来,难以预料;二、来势凶猛,人力无法与之抗衡;三、能迅速改变人的命运。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与此相类似,例如:意外的严重伤残,突然破产的富翁,被卷入政治旋涡的人物……这一切实际上反映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下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孤独无助,一筹莫展。  3.对格里高尔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当一个人遇到了巨大的不幸时,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关怀和慰藉,但格里高尔根本享受不到这种亲情的温暖。父亲是恼怒、驱赶、打击、厌弃,母亲是惊骇、昏厥、躲避、冷漠,妹妹也是厌弃,几乎所有的人对于格里高尔所遭遇的巨大不幸无一例外地产生了厌弃之情,没有人设身处地为格里高尔着想,没有人关心惨遭“变形”厄运之后的格里高尔本人的内心感受——他是否痛苦?他在想什么?他还有什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酷。  4.格里高尔一家人为什么会对他的不幸感到厌弃?这是一家人的个别现象,还是整个人类的弱点?  明确:课文所揭示的是现代人的困惑。自古至今,人类一直以自己是世界的主宰而备感自豪。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的西方,人遭遇的压力和困惑越来越多,人的身心常感疲惫和孤独,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感觉到像格里高尔一样无法主宰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像文中格里高尔与周围人的关系那样缺乏应有的人情味:人正在失去一些自身本应存在的东西,而附着上越来越多的“非人”的东西。这在哲学上被称为“异化”。“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障碍,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并且试图克服它。  5.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特点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表现主义文学家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那样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他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只是在“复制世界”,因而主观凭认真的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而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生活本质,然后通过间接性的表现方式,用象征、荒诞、变形和夸张的手法,把描写对象加以“陌生化”处理,即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以造成读者和作品描写内容的审美距离,从而引起读者的惊诧,迫使读者从另一角度去认识同一生活现象的本质,起到一种深刻而强烈的凸现了人的“异化”问题的艺术效果。  【拓展延伸探究】  表现主义创作特征浅析  在表现主义者看来,内心经验、幻想、即兴发挥所构成的幻觉成了想像的重要内容,作者借助它,可以组成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新的自然”。在创作上,表现主义则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通过怪异的方式来表达主观精神  表现主义是以反印象主义为旗帜的,后者导源于自然主义,强调事件和人物所给予的瞬间印象,要求艺术家精确细致地加以描绘和再现。表现主义深感当时的社会与理想中的“崭新、光明的未来”之间的矛盾。他们力图摆脱外部世界的束缚,强调由感官转向内在心灵,由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创造,以保持所谓纯洁无瑕的绝对世界,使它生机勃勃而具有普遍意义。为了在作品中表达人的这一“永恒本性” ,艺术家不再拘泥于艺术的种种法则,而是听凭主观意志,做到“入神”与“着迷”,表现个人、自我,凡不符合这一目的体裁、内容和形式一概丢弃。  2.下意识地表现瞬间,以展示灵魂深处  斯特林堡认为,现代性格的矛盾性决定一部文学作品可以相应地分解为若干各自独立的章节,这些章节由主人公思维的若干瞬间组成。艺术家在表现作品人物思维瞬间的同时,他自己的想像毫无节制的,可以随心所欲。卡夫卡对立“一次性”与“经常性”,认为前者具有偶然性的功用,能使作家的想像经历他记忆中尚未有过的事,给他以新奇的思想和活力,展现那个“深深隐藏的世界”。  3.本质即已经存在的事实  表现主义对艺术形象的组织规律不感兴趣,只问“是什么”,不管“为什么”。在它看来,一个起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惟有事物的现有状态及其本质才是重要的。印象主义者注重感官印象,主张文字须使读者“听得到颜色”“看得到声音”。在诗歌中,景物描写极其细腻,人物心理栩栩如生。表现主义不去描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因而抛弃许多细节,只显示人物突兀的抽象本质。戏剧中的角色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既没有适当的介绍,也不让详细地叙述,从而突出所谓“灵活的风格”,随时随地展现头脑中突如其来的想法,意在突出主要事物,注重已成事实,却不顾其他。  4.以象征的隐喻手法表达抽象性与神秘感  象征主义文学创作凭直觉去接触所谓“永恒的”世界,并创造出种种象征,来暗示和再现“另一世界”。表现主义深受象征派影响,着重通过象征沟通心灵与永恒,因此强调作家的主观性,用隐喻来代替对事物或情景的描写,从而远离现实世界。表现主义者认为隐喻不是模仿,而是自主的、有效的修辞手段,推动作家的想像。德国早期表现主义诗人海姆的《战争》借助若干阴暗的幻象,渲染大战来临的气氛,充满对死亡的预感和悲观情绪,并且把自己受到战争威胁而产生的极度恐慌表现出来。不同的是,象征主义注重象征的感受性,表现派作家则逐渐强调抽象的象征,排除通常的可感性。凯泽说:“一旦表现主义从门里进来,解释的意图便从窗口飞了出去,因为事物如同抽象派画和音乐那样,已被抽象化了。”奥尼尔还宣称“要让神秘的气氛渗透人物的身心内外,赋予他们一种意义,迫使这种意义通过他们自己都不理解的语言、象征和动作表现出来。”  【课后习题解答】  (一)(题目略)  提示: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惟利是图的社会本质使格里高尔异化,举凡能表示这样意义的句子均算正确。  (二)(题目略)  提示:妹妹由关心到厌弃,爸爸由恼怒、驱赶、打击到厌弃,母亲由惊骇、昏厥、躲避到冷漠,这些都反映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的人,渐渐丧失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揭示现代人生存的困境。  (三)(题目略)  提示: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因为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为符合甲虫的生活习性,写甲虫的思想感情,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  (四)(题目略)  提示:应抓住惊慌忧郁、自我责备、无助痛苦、清醒坚决等特点来评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