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教版17.登鹳雀楼【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字词意思及古诗的大概内容。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探究、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借助工具书探究、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谈话交流:大家知道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吗?(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2.引入课题: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之一,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
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3.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雀”。“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例如:“鹰”“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画一画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图文结合,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学汇报(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游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雀楼依入欲穷目更(2)给生字组词雀(麻雀)楼(楼房)依(依次)入(出入)欲(欲望)穷(贫穷)目(眼目)更(更好)(3)感知内容指名结合插图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集体交流。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登上鹳雀楼所看到的景色及从登高中所感悟的道理。三、精读领悟1.理解诗句意思(1)出示“白日依山尽”课件出示插图“白日”指什么?(傍晚的太阳)“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尽”尽头,完了。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傍晚的太阳靠着中条山落下去了。让学生画一画这句诗描写的景色:连绵起伏的山,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2)读“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滔滔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从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此句诗有一种什么样的气势?(雄浑壮观)练习朗读。(3)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示插图诗人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在想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填空:诗人想:“要想(看到更美的景物),就必须要(再登得高些)。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练习背诵课文小组内练习背诵课文,再全班展示。3.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指名说一说,集体交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激励自己。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五、课堂练习补充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古诗、默写这首古诗。2.搜集王之涣的其它诗作读一读。【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教学反思】结合插图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白日”“依山”的意思,再画一画诗中的景物,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学习“黄河入海流”时,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