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登鹳雀楼》教案 引导语:《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成名作幼儿园小朋友学习这首诗只要明白诗中所表达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就可以了下面分享一篇幼儿《登鹳雀楼》教案 幼儿《登鹳雀楼》教案 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一、准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二、观看课件学习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1、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遍和古诗解释)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指字认读(变换节奏念)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拓展 《登鹳雀楼》吟诵 初遇《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认识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 关于王之涣的介绍并不是很多直到后面出土了他的墓志铭世人才读出了他人生的几分悲苦而用五个字来总结就是“平生不得志” 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都有儒士精神直白些讲就是——入世简言之曰“想做官”
尽管王之涣的边塞诗歌特别出彩但是我们也发现他的一些诗歌当中哀怨感叹特别得多可见文学的成功但却难掩仕途上的不顺 品读《登鹳雀楼》 首先看韵“流”、“楼”表达出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不是大气磅礴在情感上是一种感叹、忧叹 “白日依山~~~~~~~~~~~~~尽”(“白日”入声字体现了惊讶“山”字拖长可以让人遐想当时作者内心的感受想说而未说的话拖长了“山”字更让我们在脑海里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山”字拖得越久就表示作者看了很久很久的山) “黄河~~~~~~~~入海流~~~”(黄河如此之壮观却还是消逝了汇入了大海和人生一样转瞬即逝此句可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 欲穷~~~~~(想望而不得“穷”字拖长表达了“我不甘心我不想如此”作者内心激烈的情感在碰撞)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