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说课稿、反思阿荣旗亚东第二小学王光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7课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中的名句。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欣赏庐山风景,导入课题,引入庐山,了解庐山,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离,为揭示课题作准备。小孩子天性好玩,我抓住这一特征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游山玩水。谁听了“游山玩水”会不开心、兴奋呢?一组组庐山风光图片,迷人的风景配上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立刻营造出了一个无比和谐的氛围。而这一组图片由庐山风光到香炉峰景色,最后定格到瀑布。整体领略庐山风情后,把孩子们的视线定焦在庐山瀑布上。这一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庐山之间的距离,为揭示课题作好了铺垫。二、揭题出示:学习古诗拍手歌,理清本次课学古诗的方法。
师生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学习本课要认读的“庐”和“瀑”两个生字,并结合刚才观察的画面,在读准“庐”、“瀑”字音的同时,了解“庐山”和“瀑布”相关的资料。三、初读导入,自主识字,把古诗读正确.本环节教学让学生初读全诗,自学生字。(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3)本课出现了庐山的“庐”和香炉的“炉”这两个同音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引导学生重点比较这两个字的字形,理解香炉的意思。四、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学生会读了诗句并读正确了,这只是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因此,第二步读,就要指导孩子们读出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本教学环节通过画停顿记号范读、指名读、比赛读、小组评议等形式,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以及正确朗诵诗歌的技巧。六、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这一教学环节,以“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这一问题统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张扬个性,畅所欲言。在学生回答“为什么喜欢”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既是将文字还原为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更进一步通过想象画面来体验诗句的意境美。由此,再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把诗的意境读出来。这一遍朗读,才能读出诗之韵味。七、熟读成诵,会唱,总结学法。背诵全诗,是本课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经过初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等多个环节,一遍一遍不同形式的朗读之后,大部分同学应该已能背诵。这时,老师在此基础上播放歌曲,以便学生会诵读,会唱。七、学写生字出示四个生字,重点范写“炉”、“银”。学生能够按照要求书写规范。教学反思这堂课上下来,学生由不会读到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直至熟读成诵,孩子们的变化是巨大的,收获是丰硕的。他们不仅读准了生字,写好了“炉”字,还了解了古诗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孩子们在这层层递进的学习、朗读中体会到了学习古诗的快乐,至始至终他们都是那样的兴致勃勃。我真正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我感受到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丰富多样的激励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大拇指就能让孩子们精神抖擞,读的此起彼伏。“你真聪明、真乖、真有眼力、你太棒了”让孩子们信心十足。
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还可以上得更好,我觉得如果在文白对读之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诗的粗浅的感受并提出不懂的,再让学生自己在文白对读中解决疑问,就更好了!对于李白的生平介绍,我们在备课时也有过讨论,认为这首诗已经是学生学习李白的第三首诗,对于李白,前面的老师已经介绍过了,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是让学生说出是“唐朝”,下面的介绍就有我来介绍给学生们了。在这个环节也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李白的了解。